稛
笔顺 反馈

复制

kǔn ㄎㄨㄣˇ

禾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7A1B
汉语字典

禾部

13画

8画

左右结构

kun

kǔn

TLTY

HDWHD

MFJM

26900

7A1B

[3123425312341] 撇、横、竖、撇、点、竖、横折、撇、横、竖、撇、点、横

稛字概述

折叠展开

〔稛〕字拼音是kǔn 部首是禾, 总笔画是13画。

〔稛〕字是左右结构

〔稛〕字仓颉码是HDWHD 五笔是TLTY 四角号码是26900 郑码是MFJM

〔稛〕字的UNICODE是7A1B。 十进制为31259,UTF-32:00007a1b,UTF-8:E7 A8 9B。

〔稛〕字的异体字是

稛的意思

折叠展开

kǔnㄎㄨㄣˇ

基本解释

古同“”,捆束。

成熟。

满。

缚衣。

致。

稛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禾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45頁,第17

同文書局本: 第855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816頁,第8

唐韻》、《集韻𡘋苦本切,音梱。
說文》:絭束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苦隕切,音麇──滿也。〈齊語〉:稛載而歸。

正韻》:从倉囷之囷,與稇字不同。

注解

〔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禾部

〔稛〕字拼音是kǔ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禾、囷

〔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ǔn] ⑴ 古同“捆”,捆束。⑵ 成熟。⑶ 满。⑷ 缚衣。⑸ 致。

稛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稛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稛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上反切苦本切頁碼229頁,第27

稛絭束也。从禾囷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三反切苦袞反頁碼587頁,第3行,第2

稛絭束也。從禾囷聲。

鍇注臣鍇曰:「絭,繩也,今束禾也。《國語》曰『諸侯之使於齊,稛載而歸』是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上反切苦本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1299頁,第4許惟賢568頁,第8

稛絭束也。

段注絭束謂以繩束之。《國語》。垂櫜而入。稇載而歸。韋注。稇,絭也。古亦叚麇爲之。如《左傳》羅無勇麇之,及潞麇之是也。《方言》。稇,就也。注。稇稇,成就皃。《廣韵》作成熟。葢禾熟而刈之。而絭束之。其義相因也。

从禾。囷聲。

段注苦本切。十三部。按本从囷聲。丘吻反。轉入䰟韵。爲苦本切。非从困聲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絭束也,即綑起來,綑之正字。引申訓就。

稛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51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577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444頁
4說文校箋第289頁,第15字
5說文考正第279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1003頁,第7字
7說文約注第1719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641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478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78頁,第10字
11標注說文第285頁,第15字
12說文注箋第2345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7192頁【補遺】第17081頁
14通訓定聲第3203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608頁【崇文】第2429頁
16說文句讀第934頁
17章授筆記第299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628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686頁,第11字

稛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ind
  2. voll, komplett
  3. plein

稛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稛(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稛(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稛(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稛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