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xiè ㄒㄧㄝˋ

卤部 共11画 上下结构 U+79BC
汉语字典

卤部

11画

9画

上下结构

xie

xiè

HLQC 86 、 HLRC 98

YWKB

IDLZ

21224

79BC

[21253412554] 竖、横、竖、横折、撇、点、横、竖、横折钩、撇折、点

禼字概述

折叠展开

〔禼〕字拼音是xiè 部首是卤, 总笔画是11画。

〔禼〕字是上下结构

〔禼〕字仓颉码是YWKB 五笔是HLQC 86 、 HLRC 98 四角号码是21224 郑码是IDLZ

〔禼〕字的UNICODE是79BC。 十进制为31164,UTF-32:000079bc,UTF-8:E7 A6 BC。

〔禼〕字的异体字是

禼的笔顺

折叠展开

禼的意思

折叠展开

xièㄒㄧㄝˋ

基本解释

虫名。

亦作“”。“”的古字。传說中的商代始祖。

禼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30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848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809頁,第6

唐韻》、《廣韻》:私列切;《集韻》、《正韻》:先結切,𡘋音薛──與偰、契𡘋同。
前漢・百官表》:禼作司徒。

又,《說文》:蟲也。象形

注解

〔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禸部

〔禼〕字拼音是xiè,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卤、禸

〔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iè] ⑴ 虫名。⑵ 亦作“卨”。“契”的古字。传說中的商代始祖。

禼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禼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禼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私列切頁碼485頁,第9

異體𥜽𥜾

禼蟲也。从厹,象形。讀與偰同。

𥝁

𥝁古文禼。

附注林義光《文源》:「象頭、足、尾之形。」

附注《說文新證》:「禼,某種獸類。楚文字上象獸頭,下从『大』,兩手兩足都著『止』形。《說文》古文與此接近,但下部訛从『厹(禸)』。」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八反切私列反頁碼1130頁,第7行,第1

𥝁蟲也。象形,從禸。讀若偰。

反切………頁碼1130頁,第7行,第2

古文禼如此。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私列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955頁,第5許惟賢1284頁,第5

𥝁蟲也。

段注殷玄王以爲名。見《漢書》。俗改用偰契字。

从厹。象形。讀與偰同。

段注私列切。十五部。

古文禼。

禼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62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1240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920頁
4說文校箋第648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578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2149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58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719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062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85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622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512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4078頁【補遺】第18111頁
14通訓定聲第2692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286頁【崇文】第5141頁
16說文句讀第2121頁
17說文新證第956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917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333頁,第3字

禼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禼(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上博

禼(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禼(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禼(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禼(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禼(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禼(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禼(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禼(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禼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