湳
笔顺 反馈

复制

nǎn ㄋㄢˇ

氵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6E73
汉语字典

氵部

12画

9画

左右结构

nan

nǎn

IFMF

EJBJ

VELD

34127

6E73

[441122543112] 点、点、提、横、撇、竖、横折钩、点、撇、横、横、竖

湳字概述

折叠展开

〔湳〕字拼音是nǎn 部首是氵, 总笔画是12画。

〔湳〕字是左右结构

〔湳〕字仓颉码是EJBJ 五笔是IFMF 四角号码是34127 郑码是VELD

〔湳〕字的UNICODE是6E73。 十进制为28275,UTF-32:00006e73,UTF-8:E6 B9 B3。

湳的意思

折叠展开

nǎnㄋㄢˇ

基本解释

古河名,源出中国今内蒙古自治区,流入黄河。

姓。

湳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22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638頁,第20

標點整理本: 第586頁,第5

唐韻》、《集韻》、《韻會𡘋乃感切,音喃。
說文》:西河美稷保東北水。
水經注》:湳水,出西河郡美稷縣。

又,地名。
後漢・西羌傳》:先零卑湳,𡘋皆彊富。

注解

〔湳〕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湳〕字拼音是nǎ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南

〔湳〕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nǎn] ⑴ 古河名,源出中国今内蒙古自治区,流入黄河。⑵ 姓。

湳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湳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湳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乃感切頁碼364頁,第23

湳西河美稷𠈃東北水。从水南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奴感反頁碼894頁,第1行,第1

湳西河美稷保東水也。從水南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乃感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171頁,第2許惟賢945頁,第2

湳西河美稷保東北水。

段注宋本及《集韵》、《類篇》皆同。一本無北字。西河郡美稷,見《前志》。今蒙古鄂爾多斯左翼中旗東南有漢美稷故城。在故勝州之西南也。《檀弓》注曰:保,縣邑小城。保堡古今字。《水經注・河水》篇曰:河水,又南。樹頽水注之。河水,又左。得湳水口。水出西河郡美稷縣。東南流。又東南流入長城東。鹹水入之。又東南渾波水注之。又東逕西河富昌縣故城南。又東流入於河。按漢富昌城在鄂爾多斯左翼前旗界。湳水,未審今鄂爾多斯何水也。

从水。南聲。

段注乃感切。古音在七部。酈曰:羌人因湳水爲姓。

湳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21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917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694頁
4說文校箋第472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434頁,第16字
6說文今釋第1585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686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37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319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86頁,第23字
11標注說文第457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3835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0830頁【補遺】第17642頁
14通訓定聲第353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953頁【崇文】第3809頁
16說文句讀第1539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68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013頁,第5字

湳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湳(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湳(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湳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