斚
笔顺 反馈

复制

jiǎ ㄐㄧㄚˇ

斗部 共10画 上中下结构 U+659A
汉语字典

斗部

10画

6画

上中下结构

jia

jiǎ

CCPF

IIBYJ

ZSTE

22402

659A

[5454454412] 撇折、点、撇折、点、点、横撇/横钩、点、点、横、竖

斚字概述

折叠展开

〔斚〕字拼音是jiǎ 部首是斗, 总笔画是10画。

〔斚〕字是上中下结构

〔斚〕字仓颉码是IIBYJ 五笔是CCPF 四角号码是22402 郑码是ZSTE

〔斚〕字的UNICODE是659A。 十进制为26010,UTF-32:0000659a,UTF-8:E6 96 9A。

〔斚〕字的异体字是

斚的意思

折叠展开

jiǎㄐㄧㄚˇ

基本解释

同“”。

斚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下 部首:斗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41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478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426頁,第20

正字通》:俗斝字。

注解

〔斚〕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斗部

〔斚〕字拼音是jiǎ,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厸、󶄋

〔斚〕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iǎ] ⑴ 同“斝”。

斚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斚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斚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古雅切頁碼472頁,第23

異體

斝玉爵也。夏曰琖,殷曰斝,周曰爵。从吅从斗,冂象形。與爵同意。或說斝受六斗。

附注按:商承祚《殷虛文字類編》:「(卜辭斝字)上象柱,下象足,从爵而腹加碩,甚得斝狀……卜辭从,象手持之,許書所从之斗,殆又由此轉譌者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七反切格雅反頁碼1104頁,第5行,第2

斝玉爵也。夏曰醆,殷曰斝,周曰爵。從斗、冂,象形。吅與爵同意。或說斝受六升。

鍇注臣鍇曰:「然則吅亦象形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古雅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868頁,第2許惟賢1246頁,第11

斝玉爵也。夏曰醆。

段注小徐如此。大徐作琖。皆許所無。《周禮》量人音義曰:琖側產反。劉昌宗本作湔。音同。按古當用戔字。後人以意加旁。

殷曰斝。周曰爵。

段注見《明堂位》及《毛詩傳》。魯祀周公。爵用玉琖。仍雕。《周禮》、《祭統》皆云玉爵。然則三代皆飾玉可知。故許統云玉爵也。《禮運》。醆斝及尸君。非禮也。鄭云:先王之爵。惟魯與王者之後得用之。其餘諸侯用時王之器而已。《大雅》。洗爵奠斝。箋云:用殷爵者,尊兄弟也。《明堂位》注曰:斝畫禾稼也。

从斗。[⿱吅冂]象形。

段注二徐本皆譌。今正之如此。从斗而上象其形也。

𩰥同意。

段注𩰥从鬯从又,而[⿱爫󰎬]象形。斝从斗,而[⿱吅冂]象形。故云同意也。此三爵者,其狀各異。今惟爵有存者耳。古雅切。古音在五部。

或說斝受六𦫵

段注《考工記》爵受一𦫵而已。醆斝未聞也。或說斝容六𦫵。故字从斗。

斝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38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1208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897頁
4說文校箋第629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562頁,第18字
6說文今釋第2093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3488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6991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986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75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606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4994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3738頁【補遺】第18058頁
14通訓定聲第1795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247頁【崇文】第4985頁
16說文句讀第2066頁
17說文新證第936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665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299頁,第4字

斚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 small cup of stone with ears, used in ancient times for libations

斚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