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yuè ㄩㄝˋ

戈部 共5画 独体字 U+6209
汉语字典

戈部

5画

独体字

yue

yuè

ANYT 86 、 ANV 98

IV

HMZ

53700

6209

[15534] 横、竖提、斜钩、撇、点

戉字概述

折叠展开

〔戉〕字拼音是yuè 部首是戈, 总笔画是5画。

〔戉〕字是独体字

〔戉〕字仓颉码是IV 五笔是ANYT 86 、 ANV 98 四角号码是53700 郑码是HMZ

〔戉〕字的UNICODE是6209。 十进制为25097,UTF-32:00006209,UTF-8:E6 88 89。

〔戉〕字的异体字是

戉的笔顺

折叠展开

戉的意思

折叠展开

yuèㄩㄝˋ

基本解释

同“”。

详细解释

名词

1.(象形。小篆字形。象大斧之形。本义:大斧。后作“”) 同本义big axe

夏执玄戉。 —— 《说文》引《司马法》

2.另见 yuè (钺)

yuèㄩㄝˋ

详细解释

武器名。古代一种形状似斧而较大的兵器。

《说文解字•戉部》:“戉,大斧也。”

yuèㄩㄝˋ

详细解释

〈书〉古代兵器。像斧而较大,有长把,刃部呈弧形,金属或玉石制成,多用于仪仗。

戉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戈部

武英殿刻本: 第985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411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357頁,第2

唐韻》、《集韻》、《韻會𡘋王伐切,音越──威斧也,杖而不用,明神武不殺也。
司馬法》:夏執𤣥戉,殷執白戚,周左杖黃戉、右秉白旄。
周禮・夏官・大司馬》左執律、右秉戉。〔註〕律,所以聽軍聲也;戉,所以爲將威也。

又,星名。
前漢・天文志》:東井西曲星曰戉。〔又〕傷成戉。〔註〕賊傷之占,先成形於戉也。

又,《正韻》:魚厥切,音月──義同。
〇〔按〕《說文》等書切喻母,而《正韻》獨切疑母,蓋北音以疑爲喻也。

小篆从戈,𠄌聲,俗加金作鉞,則專取乎飾,其去古益遠矣,此古今字書之變。

注解

〔戉〕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戈部

〔戉〕字拼音是yuè,独体字。

〔戉〕字造字法是象形。小篆字形。象大斧之形。本义是大斧。后作“钺”。

〔戉〕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uè] ⑴ 同“钺”。

戉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戉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戉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王伐切頁碼422頁,第3

戉大斧也。从戈𠄌聲。《司馬法》曰:「夏執玄戉,殷執白戚,周左杖黃戉,右秉白髦。」凡戉之屬皆从戉。」

鉉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鉞,非是。

附注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戉字象形,非形聲。」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象有柄圓刃斧類兵器。」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于厥反頁碼1008頁,第4行,第1

戉大斧也。從戈𠄌聲。《司馬法》曰:「夏執玄戊;殷執白戚;周左杖黃戉,右把白旄。」凡戉之屬,皆從戉。

鍇注臣鍇曰:「𠄌音厥。今作鉞,鉞音劌。」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王伐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527頁,第1許惟賢1099頁,第1

戉大斧也。

段注一本奪大字。非。斧所以斫也。

从戈。𠄌聲。

段注王伐切。十五部。俗多金旁作鉞。

《司馬灋》曰:夏執玄戉。殷執白戚。周𠂇杖黃戉。又把白髦。

段注《周書・坶誓》作秉白旄。此作把白髦者,葢《司馬法》之文有不同也。《毛詩傳》曰:秉,把也。《手部》曰:把,握也。髦者,旄之叚借字。

凡戉之屬皆从戉。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今作鉞,乃《詩》「鸞聲噦噦」之噦。戉亦作揚,《詩》「干戈戚揚」。

戉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35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1072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800頁
4說文校箋第559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502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1853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3117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23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679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33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536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441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2370頁【補遺】第17872頁
14通訓定聲第2744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101頁【崇文】第4401頁
16說文句讀第1824頁
17說文新證第865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529頁,第4字
19古字詁林第九冊,第984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173頁,第4字

戉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 battle-axe, a halberd
  2. Streitaxt im alten China

戉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戉(甲骨文·商·𠂤组) 甲骨文 𠂤组

戉(甲骨文·商·𠂤宾间) 甲骨文 𠂤宾间

戉(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戉(甲骨文·商·历组) 甲骨文 历组

戉(甲骨文·商·历无名间) 甲骨文 历无名间

戉(甲骨文·商·出组) 甲骨文 出组

戉(甲骨文·商·无名组) 甲骨文 无名组

戉(甲骨文·商·黄组) 甲骨文 黄组

戉(甲骨文·商·花东子卜辞) 甲骨文 花东子卜辞

戉(金文·商·商) 金文

戉(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戉(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戉(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戉(金文·战国·战国早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戉(传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戉(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戉(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戉(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戉(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戉(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戉(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戉(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戉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