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tāo ㄊㄠ běn ㄅㄣˇ

大部 共5画 上下结构 U+5932
汉语字典

大部

5画

2画

上下结构

tao ben

tāo běn

DFJ

KJ

GDED

40408

5932

[13412] 横、撇、捺、横、竖

夲字概述

折叠展开

〔夲〕字拼音是tāo,běn 部首是大, 总笔画是5画。

〔夲〕字是上下结构

〔夲〕字仓颉码是KJ 五笔是DFJ 四角号码是40408 郑码是GDED

〔夲〕字的UNICODE是5932。 十进制为22834,UTF-32:00005932,UTF-8:E5 A4 B2。

〔夲〕字的异体字是

夲的笔顺

折叠展开

夲的意思

折叠展开

1tāoㄊㄠ

基本解释

快速前进:“左视右顾,莫得而~。”

2běnㄅㄣˇ

基本解释

古同“”。

夲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下 部首:大部

武英殿刻本: 第590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249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185頁,第1

廣韻》:土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𡘋音叨。
說文》:進趨也,从十,猶兼人也。〔徐曰〕大奄有之義,會意。又,往來見貌。

亦作丰,與本字別。

注解

〔夲〕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下,康熙部首是大部

〔夲〕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āo、bě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大、十

〔夲〕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āo] ⑴ 快速前进:“左视右顾,莫得而~。” [běn] ⑴ 古同“本”。

夲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夲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夲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下反切土刀切頁碼346頁,第9

異體𠦍𠦂

夲進趣也。从大从十。大十,猶兼十人也。凡夲之屬皆从夲。讀若滔。

附注段玉裁注:「趣者,疾也。言其進之疾,如兼十人之能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反切偷勞反頁碼842頁,第7行,第1

夲進趣也。從大、十。大、十,猶兼十人也。凡夲之屬,皆從夲。讀若滔。

鍇注臣鍇曰:「大,奄有之義也。會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下反切土刀切古音第二部頁碼1988頁,第2許惟賢869頁,第1

夲𧼈也。

段注𧼈者,疾也。

从大十。

段注會意。

大十者,

段注者字依《廣韵》補。

猶兼十人也。

段注說从大十之意。言其進之疾,如兼十人之能也。

凡夲之屬皆从夲。讀若滔。

段注土刀切。二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夲【滔】,進取快應作夲。

滔滔,水之滔滔也。凡一切之進趣當作夲。

夲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82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862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656頁
4說文校箋第443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410頁,第9字
6說文今釋第1485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528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042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182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70頁,第12字
11標注說文第428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355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180頁【補遺】第17553頁
14通訓定聲第1110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881頁【崇文】第3521頁
16說文句讀第1426頁
17說文新證第776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878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970頁,第8字

夲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dvance quickly; to go back and forth; origin, source

夲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夲(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夲(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上博

夲(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夲(简·秦·关沮) 关沮

夲(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夲(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夲(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夲(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夲(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夲(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夲(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夲(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夲(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夲(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夲(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