䬒
字义 反馈

复制

sōu ㄙㄡ

風部 共18画 半包围结构 U+4B12
汉语字典

風部

18画

9画

半包围结构

sou

sōu

MTJC 86 、 WTJC 98

HNJCE HNJFE

QIUX

73214

4B12

[353251214445433454]

䬒字概述

折叠展开

〔䬒〕字拼音是sōu 部首是風, 总笔画是18画。

〔䬒〕字是半包围结构

〔䬒〕字仓颉码是HNJCE HNJFE 五笔是MTJC 86 、 WTJC 98 四角号码是73214 郑码是QIUX

〔䬒〕字的UNICODE是4B12。 十进制为19218,UTF-32:00004b12,UTF-8:E4 AC 92。

䬒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详细解释

同“”。

䬒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下 部首:風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84頁,第15

同文書局本: 第1413頁,第41

標點整理本: 第1408頁,第2

唐韻》:所鳩切;《集韻》、《韻會》、《正韻》:疎鳩切,𡘋音搜。
廣韻》:䬒飋,風貌。趙壹〈迅風賦〉:啾啾䬒䬒,吟嘯相求;阿𨙻裵徊,聲若謌謳。搏之不可得,繫之不可留。張正元〈南風之薰賦〉:䬒飀淒淸。

又,《集韻》:先彫切──同「𩙚」。又,所九切,音叟──義𡘋同。

注解

〔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風部

〔䬒〕字拼音是sōu,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風、叜

䬒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䬒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䬒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所鳩切頁碼449頁,第17

異體

䬒颼飂也。从風叜聲。

蔣注案:䬒字,宋體之字形有誤。

颼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90頁,第13字
2陳昌治本第1147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854頁
4說文校箋第597頁,第15字
5說文考正第534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1978頁,第2字
7說文探原第6644頁,第2字
8說文集注第2840頁,第1字
9說文標整第355頁,第15字
10標注說文第574頁,第3字
11說文注箋第4727頁,第2字
12說文詁林第13092頁【補遺】第17969頁
13古字詁林第十冊,第116頁,第3字
14古字釋要第1238頁,第4字
15新附通誼第72頁,第9字

䬒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 blow chilly; (same as U+98BC 颼) a whizzing sound, a cool breeze; the south-west wind

䬒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䬒(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䬒(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䬒(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䬒(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