䩜
字义 反馈

复制

zhòu ㄓㄡˋ

革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4A5C
汉语字典

革部

14画

5画

左右结构

zhou

zhòu

AFMG

TJLW

EEKI

45560

4A5C

[12212511225121]

䩜字概述

折叠展开

〔䩜〕字拼音是zhòu 部首是革, 总笔画是14画。

〔䩜〕字是左右结构

〔䩜〕字仓颉码是TJLW 五笔是AFMG 四角号码是45560 郑码是EEKI

〔䩜〕字的UNICODE是4A5C。 十进制为19036,UTF-32:00004a5c,UTF-8:E4 A9 9C。

〔䩜〕字的异体字是

䩜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详细解释

同“”。头盔。

䩜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革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15頁,第16

同文書局本: 第1386頁,第24

標點整理本: 第1377頁,第26

集韻》:直祐切,音宙──本作冑。
荀子・議兵篇》:冠䩜帶劒。〔註〕䩜,同「冑」。
〇〔按〕諸韻書𡘋書作𩊄

注解

〔䩜〕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革部

〔䩜〕字拼音是zhò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革、由

䩜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䩜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䩜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下反切直又切頁碼249頁,第8

冑兜鍪也。从冃由聲。

𩊄

異體

𩊄《司馬法》冑从革。

附注按:金文上像盔形,其下「目」表頭形。小篆盔形訛變為「由」,「目」訛變為「月」。今楷化形體與從肉由聲的胄已無別。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四反切長宥反頁碼640頁,第4行,第1

𩊄兜鍪也。從冃由聲。

鍇注臣鍇曰:「胄胤之胄,別從肉作胄。」

反切………頁碼640頁,第5行,第1

《司馬法》胄從革。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下反切直又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414頁,第2許惟賢619頁,第3

𩊄兜鍪也。

段注𠑹部》兜下曰:兜鍪,首鎧也。按古謂之冑。漢謂之兜鍪。今謂之盔。

从冃。由聲。

段注直又切。三部。

《司馬法》冑从革。

段注《荀卿子》,鹽鐵論,《大玄》皆作䩜。

冑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89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625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478頁
4說文校箋第315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301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1084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851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86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598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93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310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254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7706頁【補遺】第17148頁
14通訓定聲第941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660頁【崇文】第2637頁
16說文句讀第1015頁
17說文新證第616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七冊,第100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738頁,第3字

䩜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ame as 冑) descendants; posterity, a helmet; a head-gear in ancient battles for protection

䩜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䩜(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䩜(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䩜(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䩜(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䩜(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