䍌
字义 反馈

复制

ㄅㄨˋ ㄈㄨˊ

缶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434C
汉语字典

缶部

14画

8画

左右结构

bu fu

RMUK 86 、 TFBK 98

OUYTR

MASJ

80761

434C

[31125241431251]

䍌字概述

折叠展开

〔䍌〕字拼音是bù,fú 部首是缶, 总笔画是14画。

〔䍌〕字是左右结构

〔䍌〕字仓颉码是OUYTR 五笔是RMUK 86 、 TFBK 98 四角号码是80761 郑码是MASJ

〔䍌〕字的UNICODE是434C。 十进制为17228,UTF-32:0000434c,UTF-8:E4 8D 8C。

〔䍌〕字的异体字是

䍌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详细解释

同“”。

䍌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缶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58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945頁,第35

標點整理本: 第909頁,第14

廣韻》:縛謀切;《集韻》:房尤切,𡘋音浮。
說文》:小缶也。
玉篇》亦作瓿。

又,《廣韻》:薄侯切;《集韻》:蒲侯切,𡘋音捊──義同。

又,《廣韻》:蒲口切;《集韻》、《類篇》:薄口切,𡘋音部──義同。

注解

〔䍌〕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缶部

〔䍌〕字是多音字,拼音是bù、fú,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缶、咅

䍌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䍌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䍌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下反切蒲候切頁碼167頁,第9

䍌小缶也。从缶㕻聲。

附注朱駿聲《通訓定聲》:「按:即瓿之或體。」《玉篇・缶部》:「䍌,亦作瓿。」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反切蒲仆反頁碼417頁,第5行,第1

䍌小缶也。從缶咅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下反切𠊱古音第四部頁碼898頁,第1許惟賢398頁,第2

䍌小缶也。

段注按《方言》曰:瓿甊,甖也。自關而西,晉之舊都,河汾之閒,其大者謂之甀。其中者謂之瓿甊。又曰:缶謂之瓿㼴。許意缶罌一物也。故云瓿,小缶也。卽楊之中者謂之瓿甊也。

从缶。㕻聲。

段注𠊱。《廣韵》薄侯切。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凡物小而短者咅婁,山短而小者附婁=部婁,缶小而短者曰瓿甊。

音轉為硼,東侯對轉。

小缶也,亦作瓿。罌有瓿甊,猶山有附婁(亦作部婁),皆短小之義。

䍌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32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431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337頁
4說文校箋第213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206頁,第13字
6說文今釋第733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286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87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076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31頁,第15字
11標注說文第212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169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463頁【補遺】第16803頁
14通訓定聲第825頁,第5字
15說文義證第439頁【崇文】第1753頁
16說文句讀第658頁
17章授筆記第222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448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530頁,第1字

䍌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ame as 瓿) a jar; a pot

䍌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䍌(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䍌(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