䅩
字义 反馈

复制

zhǐ ㄓˇ

禾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4169
汉语字典

禾部

14画

9画

左右结构

zhi

zhǐ

TFCW

HDJEC

MFJO

24986

4169

[31234125425134]

䅩字概述

折叠展开

〔䅩〕字拼音是zhǐ 部首是禾, 总笔画是14画。

〔䅩〕字是左右结构

〔䅩〕字仓颉码是HDJEC 五笔是TFCW 四角号码是24986 郑码是MFJO

〔䅩〕字的UNICODE是4169。 十进制为16745,UTF-32:00004169,UTF-8:E4 85 A9。

〔䅩〕字的异体字是

䅩的意思

折叠展开

1zhǐㄓˇ

基本解释

〔䅩䅓〕➊草木屈曲不伸貌。《説文•禾部》:“䅩,多小意而止也。”段玉裁注本增“䅩䅓”二字,并注:“二字各本無,今補。”王筠句讀:“多小意而止者,乃‘䅩䅓’兩字之義,形容之詞也。‘多小意’者,草木受病,枝葉詰屈,故曰小;逐處凹凸,故曰多;‘而止’者,自此歸于枯稿,不復能暢茂也。”清顧景星《冬箰一百韻》:“客劣防欹摇,樹侵斬䅩䅓。”➋泛指受到阻碍,屈曲不伸。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𥝌部》:“䅩,小意者,意有未暢也,謂有所妨碍,含意未伸。”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解部》:“䅩,凡有所礙閡,支拘屈曲曰䅩䅓。”➌树名,也指它的果实。又作“枳枸”、“枳椇”。果食味甜可食,俗称“拐枣”、“金钩子”、“鸡距子”。《説文•𥝌部》:“䅩,木也。”王筠句讀:“與䅓篆下‘一曰木名’同。謂‘䅩䅓’二字,各為一名也。然䅩是此木,䅓仍是此木,合而呼為‘䅩䅓’,仍為此木也。《廣韻》:‘䅩,曲枝果也’;‘䅓,曲枝果也’。”

树枝交结。《集韻•紙韻》:“䅩,木枝曲。”清戴震《考工記圖•釋車》:“‘輢内之軨謂之軹’,軹之言䅩也。䅩者,大小枝交結也。”

2ㄑㄧˊ

基本解释

同“”。《爾雅•釋地》“北方……中有枳首蛇焉”郭璞注“岐頭蛇也”唐陸德明釋文:“枳,本或作䅩。”

䅩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禾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49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856頁,第30

標點整理本: 第818頁,第3

集韻》:掌氏切,音紙。
說文》:多小意而止也。

又,《集韻》:頸爾切,音枳──曲枝果也。

又,《字彙補》:居里切,音紀──䅩首,蛇兩頭者。

又,巨支切,音岐──義同。
〇〔按〕《說文》載禾部。

注解

〔䅩〕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禾部

〔䅩〕字拼音是zhǐ,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𥝌、支、只、;、禾、支、只

〔䅩〕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ǐ] ⑴ 〔䅩䅓〕➊草木屈曲不伸貌。《説文•禾部》:“䅩,多小意而止也。”段玉裁注本增“䅩䅓”二字,并注:“二字各本無,今補。”王筠句讀:“多小意而止者,乃‘䅩䅓’兩字之義,形容之詞也。‘多小意’者,草木受病,枝葉詰屈,故曰小;逐處凹凸,故曰多;‘而止’者,自此歸于枯稿,不復能暢茂也。”清顧景星《冬箰一百韻》:“客劣防欹摇,樹侵斬䅩䅓。”➋泛指受到阻碍,屈曲不伸。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𥝌部》:“䅩,小意者,意有未暢也,謂有所妨碍,含意未伸。”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解部》:“䅩,凡有所礙閡,支拘屈曲曰䅩䅓。”➌树名,也指它的果实。又作“枳枸”、“枳椇”。果食味甜可食,俗称“拐枣”、“金钩子”、“鸡距子”。《説文•𥝌部》:“䅩,木也。”王筠句讀:“與䅓篆下‘一曰木名’同。謂‘䅩䅓’二字,各為一名也。然䅩是此木,䅓仍是此木,合而呼為‘䅩䅓’,仍為此木也。《廣韻》:‘䅩,曲枝果也’;‘䅓,曲枝果也’。”⑵ 树枝交结。《集韻•紙韻》:“䅩,木枝曲。”清戴震《考工記圖•釋車》:“‘輢内之軨謂之軹’,軹之言䅩也。䅩者,大小枝交結也。” [qí] ⑴ 同“歧”。《爾雅•釋地》“北方……中有枳首蛇焉”郭璞注“岐頭蛇也”唐陸德明釋文:“枳,本或作䅩。”

䅩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䅩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䅩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下反切職雉切頁碼200頁,第7

䅩多小意而止也。从𥝌从支,只聲。一曰木也。

附注按:字本作「𣖌」,後通行作「䅩」。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二反切之巳反頁碼511頁,第6行,第1

䅩多小意而止也。從𥝌、只,支聲。一曰木也。

鍇注臣鍇曰:「𥝌,即止也。按《字書》曲枝果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下反切職雉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1098頁,第1許惟賢485頁,第3

䅩䅩䅓,

段注逗。二字各本無。今補。

多小意而止也。

段注小意者,意有未暢也。謂有所妨礙。含意未伸。《廣韵》䅩䅓皆訓曲枝果。按䅩䅓字或作枳椇。或作枳枸。或作枳句。或作枝拘。皆上字在十六部,下字在四部。皆詰詘不得伸之意。《明堂位》俎殷以椇注。椇之言枳椇也。謂曲橈之也。《莊子》山木篇。騰蝯得柘棘枳枸之閒。處勢不便。未足以逞其能。宋玉《風賦》。枳句來巢。空穴來風。枳句,空穴皆連綿字。空穴卽孔穴。枳句來巢,陸機《詩疏》作句曲來巢。謂樹枝屈曲之處鳥用爲巢。逸《莊子》作桐乳致巢,乃譌字耳。《淮南書》。龍夭矯。燕枝拘。亦屈曲盤旋之意。其入聲則爲𨒅曲。䅩與枳枝𨒅,䅓與椇句枸拘曲皆曡韵也。䅩䅓與𨒅曲皆雙聲字也。《急就篇》。沽酒釀醪稽極程。王伯厚云:稽極當作䅩䅓。葢詘曲爲酒經程。寓止酒之義。又按《釋地》。枳首蛇。枳本或作䅩。此則借䅩枳爲岐字。亦同部假借也。故郭釋以岐頭蛇。

𥝌。从支。

段注支者,枝𠲱之意。

只聲。

段注職雉切。按古音在十六部。亦音支。

一曰木也。

段注一說䅩是木名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一曰木名,今枳枸也。

䅩与稽實一字。稽从旨,䅩从只聲。《詩》「樂只君子」,《左傳》作「樂旨君子」。此三字皆有曲而留止之義。

一曰木名者,今之枳枸也(?)○此必有誤。

䅩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95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508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394頁
4說文校箋第254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246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875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524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29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293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55頁,第9字
11標注說文第251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2021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6376頁【補遺】第16935頁
14通訓定聲第2045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527頁【崇文】第2105頁
16說文句讀第803頁
17章授筆記第265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109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611頁,第3字

䅩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rooked and winding of the grass ( trees (vegetation; flora), crooked branches of a tree adjoin each other (same as 歧) forked; divergent, anything that goes astray; wayward

䅩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䅩(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䅩(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