䄫
字义 反馈

复制

ㄑㄧˇ

禾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412B
汉语字典

禾部

8画

3画

左右结构

qi

TNN

HDSU

MFYY

27917

412B

[31234515]

䄫字概述

折叠展开

〔䄫〕字拼音是qǐ 部首是禾, 总笔画是8画。

〔䄫〕字是左右结构

〔䄫〕字仓颉码是HDSU 五笔是TNN 四角号码是27917 郑码是MFYY

〔䄫〕字的UNICODE是412B。 十进制为16683,UTF-32:0000412b,UTF-8:E4 84 AB。

〔䄫〕字的异体字是

䄫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详细解释

同“”。白粱粟。

䄫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40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018頁,第19

標點整理本: 第986頁,第20

唐韻》、《正韻》:墟里切;《韻會》:口己切,𡘋音起。
說文》:白苗嘉穀。
爾雅・釋草》:芑,白苗。〔註〕今白梁粟。
詩・大雅》:維維芑。

又,《集韻》:巨己切,音忌──義同。

又,菜名。
詩・小雅》:薄言采芑。〔疏〕芑菜似苦菜,莖靑白色,摘其葉,白汁出,肥可生食,亦可蒸爲茹。

又,木名。
山海經》:歷石之山,其木多荆芑。

又,草也。
詩・大雅》:豐水有芑。

又,祛狶切,音欹。
〇〔按〕經典皆讀起,唯《佩觿》作墟里、祛狶兩切,不知何據。

注解

〔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芑〕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己,五行属

〔芑〕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ǐ] ⑴ 梁、黍一类的农作物。⑵ 类似苦菜的一种草本植物:“薄言采~”。

䄫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䄫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䄫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ame as 芑) a kind of sorghum with white sprouts, a kind of wild vegetable; bitter her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