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ㄌㄨˋ

鹿部 共19画 上下结构 9E93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鹿部

19画

8画

上下结构

lu

形声字

SSYX 86 、 SSOX 98

DDIXP

FFTX

44212

7785

3420

9E93

[1234123441352211535] 横、竖、撇、点、横、竖、撇、捺、点、横、撇、横折、竖、竖、横、横、竖提、撇、竖弯钩

麓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盧谷切頁碼195頁,第9

麓守山林吏也。从林鹿聲。一曰林屬於山爲麓。《春秋傳》曰:「沙麓崩。」

㯟古文从录。

附注沈濤古本考:「《御覽》五十七《地部》引作『林屬於山曰麓,一曰麓者守山林吏也。』是古本以林屬於山為正解,守山林吏為一解。蓋麓本林屬於山之名,因而守山林之吏即名為麓,義有後先,足徵今本之倒置矣。」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一反切盧木反頁碼501頁,第2行,第1

㯟守山林吏也。從林鹿聲。一曰林屬於山爲麓。《春秋左傳》曰:「沙麓崩。」

鍇注臣鍇按:《周禮》:「虞衡掌山澤林麓,士若干人。」《春秋左傳》曰「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是也。

反切………頁碼501頁,第3行,第1

古文。

鍇注臣鍇曰:「彔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上反切盧谷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084頁,第4許惟賢477頁,第5

㯟守山林吏也。

段注《左傳》。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杜曰:衡鹿,官名也。按鹿者,麓之假借字。天子曰林衡。諸侯曰衡鹿。皆守山林吏也。《晉語》。史黯曰:主將適螻而麓不聞。韋曰:麓,主君苑囿者。

從林。鹿聲。

段注盧谷切。三部。按此亦形聲包會意。守山林之吏,如鹿之在山也。

一曰林屬於山爲麓。《春秋傳》曰:沙麓崩。

段注《春秋》僖公十四年文。三傳同。《穀梁傳》曰:林屬於山爲麓。《周禮》、《王制》皆云林麓。鄭云:山木生平地曰林。生山足曰麓。《詩・大雅・旱麓》毛曰:麓,山足也。葢凡山足皆得偁麓也。亦假借作鹿。易。卽鹿無虞。虞翻曰:山足稱鹿。鹿,林也。

古文從彔。

段注彔聲。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本只作鹿,猶守山林吏稱騶虞同,後加林字以尊官吏耳。「大錄」(錄=麓)為宰相亦通,因當時皇帝在山(禁字从林),宰相不過管其林木耳。古人以神道設教,居山顛以近神耳,摩西[一]陳「十戒」亦在山,可證。

守山林吏也,本只作鹿。猶「騶虞」獸名,守山林吏名「衡虞」之類。後加林字者,以尊官吏耳(段云:「鹿者,麓之假借字」,未確)。《尚書》「納于大麓」,漢亦作「大錄」,或說為宰相,亦通。蓋因當時皇帝在山(禁字从林),宰相不過管其林木耳。古人以神道設教,故君居山巔以近神耳,猶摩西陳「十戒」亦在山,可證。[一]摩西,基督放《聖經》中人物。基督教教義中的「十戒」由他頒頌,婿「摩西十戒」。

白话解释

麓,守山林的官吏。字形采用“林”作边旁,“鹿”作声旁。一种说法认为,树林连着山脚为“麓”。《春秋传》上说:“沙山的山脚崩塌了。”

字形解说

甲骨文像鹿在樹林中間。金文上「林」下「彔」。戰國文字「鹿」在「林」下。篆文從林、鹿聲。從「林」,表示與山林有關;「鹿」表示音讀,也兼表鹿喜歡生活在林中。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說文》另收有古文作上「林」下「彔」,與金文相同。楷書從篆文來。

麓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86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501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386頁
4說文校箋第251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241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862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508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26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274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53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248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1995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6295頁【補遺】第16922頁【後編】第18195頁
14通訓定聲第1478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522頁【崇文】第2085頁
16說文句讀第788頁
17章授筆記第258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26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601頁,第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