椇
笔顺 反馈

复制

ㄐㄩˇ

木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6907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木部

12画

8画

左右结构

ju

SHWY

DBMC

FLO

47981

6907

[123425111134] 横、竖、撇、点、竖、横折、横、横、横、横、撇、点

椇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俱燭切頁碼190頁,第13

㮂舉食者。从木具聲。

附注朱駿聲《通訓定聲》:「从具,會意,具亦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一反切俱燭反頁碼480頁,第7行,第1

㮂舉食者。從木具聲。

鍇注臣鍇曰:「如食牀,兩頭有柄,二人對舉之若今牀。」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上反切俱燭切古音第四部頁碼1045頁,第3許惟賢460頁,第6

㮂所㠯舉食者。

段注所㠯二字今補。按㮂梮二字同。㮂,四圍有周。無足。置食物其中。人舁以進。別於案者,案一人扛之。㮂二人對舉之也。《漢書・溝洫志》。山行則梮。韋昭曰:梮,木器。如今轝牀。人轝以行也。《左傳》襄九年。陳畚梮。杜曰:梮,土轝也。梮同㮂。人轝,土轝與食轝形製則一。《史記》梮作檋。許則云山行乗欙。而盛土之梮《孟子》、《毛傳》皆謂之虆。虆卽欙字。梮卽㮂字。應劭注《漢書》曰:梮,或作欙。爲人所牽引也。此葢物重則舁之而又輓之。故曰欙。孔沖遠《左傳正義》作從手之挶。乃誤字也。

從木。𥃲聲。

段注俱燭切。古音在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㮂=局。案,一人扛之;㮂,二人對舉之。「治梮」,《漢書》尚書「治具」,具即㮂,今人尚有「吃㮂」之語。

音轉為轎,《漢書》淮南王諫代南越已有轎字,初有轎時不過如牀而可舁耳。

所以舉食者。《漢書》宴客謂之治具=治㮂。今人言吃局=既㮂。㮂,今作梮(?)。○案,一人扛之;㮂,二人對舉之,人治梮。(?)○此段之語竟是莫名其妙。

㮂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75頁,第11字
2陳昌治本第486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376頁
4說文校箋第242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235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832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462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16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226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48頁,第25字
11標注說文第240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192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6095頁【補遺】第16902頁
14通訓定聲第1447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503頁【崇文】第2009頁
16說文句讀第761頁
17章授筆記第249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917頁,第3字
19古字釋要第585頁,第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