䡈
字义 反馈

复制

jué ㄐㄩㄝˊ

車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4848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車部

11画

4画

左右结构

jue

jué

LQQY 86 、 LRRY 98

JJKK

FKOO

54040

4848

[12511123434]

䡈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古岳切頁碼474頁,第20

䡈車輢上曲銅也。从車爻聲。

附注段玉裁本作「䡈,車輢上曲鉤也。」鈕樹玉校錄:「《繫傳》及《廣韻》、《韻會》引『騎』作『輢』。李注《文選・西京賦》引作『較』……較字葢从俗,《玉篇》正作較……重文作䡈,鄭注《考工記》云:『較,兩輢上出軾者。』」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七反切江岳反頁碼1108頁,第5行,第1

䡈車輢上曲銅也。從車爻聲。

鍇注臣鍇按:《古今注》:「車䡈,車耳也,在車輦上重起如牛角。」《詩》曰:「猗重䡈兮。」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古岳切古音第二部頁碼2886頁,第1許惟賢1254頁,第1

䡈車輢上曲鉤也。

段注各本作車騎上曲銅也。今依李善《西京賦》、《七啓》二注正。《攷工記・車人》。以其廣之半,爲之式崇。以其隧之半,爲之較崇。較高五尺五寸。高於軾者二尺二寸也。戴先生曰:左右㒳較。故《衞風》曰:猗重較兮。《毛傳》。重較,卿士之車。因詩辭傅會耳。非禮制也。玉裁按䡈之制,葢漢與周異。周時䡈高於軾。高處正方有隅。故謂之䡈。䡈之言角也。至漢乃圜之如半月然。故許云車上曲鉤。曲鉤,言句中鉤也。圜之則亦謂之車耳。其飾則崔豹云文官靑耳。武官赤耳。《西京賦》云:戴翠帽。倚金較。《荀卿》及《史記・禮書》云:彌龍以養威。彌許書作𦗕。解云乗輿金耳也。皆謂䡈爲龍形,而飾以金。司馬氏《輿服志》。乗輿金薄繆龍。爲輿倚較。是其義也。下文公列侯安車倚鹿。然則䡈辨尊卑。自周已然。故劉熈曰:較在箱上爲辜較也。重較其䡈重。卿所乗也。毛公謂重䡈卿士之車。必有所受之矣。惟䡈可辜搉尊卑。故其引申爲計較之較。亦作校。俗作挍。凡言校讎可用較字。史籍計較字亦用覺。

从車。爻聲。

段注古岳切。古音讀如交。在二部。今字作較。《周禮》故書校作㩁。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䡈即較,較量當作斠。辜榷、揚搉乃作較。

計較、校讎皆當作斠。

較量當作斠,『揚搉=揚斠,搉,撃也。』(?)『辜較,揚搉乃作䡈。』(?)

䡈量、計較當作斠。

䡈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42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1213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900頁
4說文校箋第632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565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2102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505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702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998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77頁,第3字
11標注說文第608頁,第15字
12說文注箋第5021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3804頁【補遺】第18066頁
14通訓定聲第1202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254頁【崇文】第5013頁
16說文句讀第2076頁
17章授筆記第593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713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305頁,第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