薧
笔顺 反馈

复制

hāo ㄏㄠ kǎo ㄎㄠˇ

艹部 共16画 上下结构 85A7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艹部

16画

13画

上下结构

hao kao

hāo kǎo

AYPX

TYRP

ESRR

44212

85A7

[1224125145135435] 横、竖、竖、点、横、竖、横折、横、点、横撇/横钩、横、撇、横撇/横钩、点、撇、竖弯钩

薧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下反切呼毛切頁碼128頁,第3

薧死人里也。从𣦸,蒿省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八反切咍牢反頁碼330頁,第3行,第1

薧死人里也。從死,蒿省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下反切呼毛切古音第二部頁碼654頁,第4許惟賢292頁,第7

薧死人里也。

段注《樂府》相和曲有薤露,蒿里之歌。譙周,崔豹皆云:起於田橫自殺。從者爲作悲歌。崔云:謂人命奄忽。如薤上之露易晞滅。亦謂人死䰟魄歸於蒿里。蒿里辭曰:蒿里誰家地。聚斂䰟魄無賢愚。然則蒿里者,謂虛墓之閒也。且其字作蒿。此獨云薧,死人里。則字作薧而義亦殊。葢有一里人盡死者,因目爲薧里。許所聞不同譙,崔也。按《周禮》。乾魚謂之薧。《內則》。蓳荁衯榆免薧。注。免,新生者。薧,乾也。然則凡死而枯槁謂之薧。不必如許所說。

𣦸。蒿省聲。

段注呼毛切。二部。按《周禮》、《禮記》音考。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今蒿里當作薧(《史記•封禪書》)。蒿里者,葬地,死人往居之地。里,乃居處死里,魂歸里之里。段氏說謬。古人以人死往泰山旁高里,後造薧里。(《抱朴子》「人死往高里」。《日知録》引《水經注》「泰山旁有渿水,有渿河橋」。今附會死後住渿河橋)。高里,後為蒿里,今稱東嶽泰山。。

死人里也。蒿里=薧里。段謂「一里人盡死」之說甚無理。蓋凡坟墓所在之處曰薧里。里即聚處之義。《史記•封禪書》「封泰山而禪高里」,高里即薧里(泰山旁之小山,古人以死人魂魄歸泰山,故蒿里為死人居。《抱朴子》「人死往高里」)。顧亭林曰:「《水經注》曰:泰山之傍有渿河」。因之後世誤會便有「柰何橋」之名。○《水經注》有渿河橋。

薧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53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337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264頁
4說文校箋第168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160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568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981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310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824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01頁,第3字
11標注說文第164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127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4419頁【補遺】第16660頁
14通訓定聲第1299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336頁【崇文】第1341頁
16說文句讀第492頁
17章授筆記第174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四冊,第399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421頁,第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