㵎
字义 反馈

复制

hǎn ㄏㄢˇ jiàn ㄐㄧㄢˋ kǎn ㄎㄢˇ

氵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3D4E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氵部

15画

12画

左右结构

han jian kan

hǎn jiàn kǎn

IUEG

EANB

VXQ

37120

3D4E

[441511225113511]

㵎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古莧切頁碼370頁,第7

異體

㵎山夾水也。从水閒聲。一曰澗水,出弘農新安,東南入洛。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溝鴈反頁碼906頁,第4行,第2

㵎山夾水也。從水間聲。一曰:澗出弘農新安,東南入洛。

鍇注臣鍇曰:「澗猶隈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古莧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215頁,第6許惟賢964頁,第6

㵎山夾水也。

段注《釋山》、《毛傳》皆云:《小雅》。秩秩《斯干》。毛云:干,㵎也。此謂詩假借干爲㵎也。

从水。閒聲。

段注古莧切。十四部。

一曰㵎水。出弘農新安。東南入雒。

段注雒各本作洛。今正。《地理志》曰:宏農郡新安。《禹貢》㵎水在東南入雒。《禹貢》雒水,出弘農郡上雒冢領山。東北至鞏入河。按《地理志・禹貢》雒水字作雒。凡云伊水入雒,穀水入雒,㵎水入雒,廛水入雒。凡云上雒縣,雒陽縣。字皆不作洛也。且志文前後相應。此云《禹貢》雒水,則前文稱《禹貢》逾于雒。伊雒瀍㵎旣入于河,道雒自熊耳,古本必皆作雒。斷不作洛也。且志稱職方豫州川曰熒雒。雍州浸曰渭洛。二字分別畫然。可以證上稱《禹貢》,亦必分別畫然。惟豫雒,雍洛不同字。故北地歸徳下云洛水出北蠻夷中。直路下云沮水出東西入洛。左馮翊褱徳下云洛水東南入渭。與雒水字迥別。學者以是求之。可以知黄初一詔之欺人矣。漢新安縣故城在今河南河南府澠池縣東。㵎水在今澠池縣東。合於穀水。而互受通稱。同至今洛陽縣西南入洛水。

㵎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32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934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705頁
4說文校箋第482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441頁,第17字
6說文今釋第1613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737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471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359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291頁,第20字
11標注說文第466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390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992頁【補遺】第17669頁
14通訓定聲第2902頁,第5字
15說文義證第968頁【崇文】第3869頁
16說文句讀第1573頁
17說文新證第797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47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028頁,第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