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fèn ㄈㄣˋ

大部 共8画 上下结构 594B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大部

8画

5画

上下结构

fen

fèn

形声字

DLF

KW

GDKI

40608

1164

2360

594B

[13425121] 横、撇、捺、竖、横折、横、竖、横

奋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上反切方問切頁碼113頁,第10

奮翬也。从奞在田上。《詩》曰:「不能奮飛。」

附注桂馥義證:「鳥之奮迅,即毛起而身大,故字從奞在田上。」

附注《說文新證》:「西周早期金文从衣、从隹、从田,取義待考。戰國楚文字《郭店》从衣(或卒)、从田、省隹。」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七反切方慢反頁碼297頁,第2行,第2

奮翬也。從奞在田上。《詩》曰:「不能奮飛。」

鍇注臣鍇按:《爾雅》「鷹隼醜其飛也,翬」注:「鼓翅輕疾也,田有穀鳥所集。會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上反切方問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574頁,第3許惟賢256頁,第14

奮翬也。

段注㬪韵。《羽部》曰:翬,大飛也。雉雞羊絕有力皆曰奮。

从奞在田上。

段注田猶野也。方問切。十三部。

詩曰:不能奮飛。

段注《邶風》文。毛云奮翼。卽許云張毛羽自奮奞也。

白话解释

奋,鸟振翅高飞。字形采用“奞、田”会义,像大鸟从田间起飞。

字形解说

金文字形一作「」,從衣、從隹、從田。「田」表示野外,「衣」表示四周籠罩。隹在田上而居衣中,顯示鳥為物所籠罩而振翅掙脫飛起的樣子。另一字形作「」,從隹、從攴、從申。「攴」是輕擊,引申為鳥揮動翅膀的意思;「申」當是「田」的譌誤。字形結構也是表示鳥振翅飛起的樣子。戰國文字或作「」、「」,上從衣,其下則是「田」的變形,二形皆省「隹」。又作「」,其上則是「衣」字的省變,而為篆文之所本。篆文則將「衣」形變作「大」,而為隸書、楷書的字形。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規範字作「奋」。

奮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23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302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237頁
4說文校箋第150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144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508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875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05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739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90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147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112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4066頁
14通訓定聲第3123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298頁【崇文】第1189頁
16說文句讀第430頁
17說文新證第291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四冊,第134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382頁,第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