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dùn ㄉㄨㄣˋ

⺁部 共9画 半包围结构 76FE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部

9画

4画

半包围结构

dun

dùn

象形字

RFHD

HJBU

PDEL

72264

4163

2260

76FE

[331225111] 撇、撇、横、竖、竖、横折、横、横、横

盾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上反切食問切頁碼108頁,第6

盾瞂也。所以扞身蔽目。象形。凡盾之屬皆从盾。

附注孔廣居疑疑:「𠂆象盾之側是形,十象盾之握,即所謂𡐠也。盾之用,窺𢿪之至而禦之……目象盾之用,兼形與意而成文也。」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象盾。殷、西周早期金文與甲文象形字相同。師𬀈簋字以『目』代表人,右旁象盾側面形,《說文》小篆所承即為此形。𰒦簋从盾之初文,豚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七反切樹忍反頁碼283頁,第5行,第1

盾瞂也,所以扞身蔽目。象形𠂆聲。凡盾之屬,皆從盾。

鍇注臣鍇曰:「𣂑,象盾形。」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上反切食閏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542頁,第3許惟賢243頁,第4

盾瞂也。

段注《經典》謂之干。《戈部》作𢧀

所㠯扞身蔽目。

段注用扞身,故謂之干。《毛傳》曰:干,扞也。用蔽目,故字从目。

从目。

段注各本少二字。今依玄應補。

象形。

段注鍇曰:𣂑象盾形。按今鍇本或妄增𠂆聲二字。食閏切。十三部。《廣韵》食尹切

凡盾之屬皆从盾。

白话解释

盾,盾牌。是用来挡护身体、蔽护头部的防护武器。字形像盾牌的形状。所有与盾相关的字,都采用“盾”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或作「」、「」,像抵禦刀箭、護身蔽體的器具,據具體的實像造字。金文「」、「」構形與之同意。甲骨文又或作「」,像虎賁之士執盾形。以將士於戰場殺敵,強調勇猛威武,故以虎形代表勇士。金文又作「」,從「目」,代表人,右上之「」則像盾側面形。戰國文字仍舊從目,而將盾形改作「」,外像側視的盾面,內像握把,為篆文、隸書及楷書字形之所本。在六書中,甲骨文「」、「」及金文「」、「」,屬於象形,其餘字形屬於合體象形。

盾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12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289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227頁
4說文校箋第143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136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484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831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94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703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85頁,第12字
11標注說文第140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105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3912頁【補遺】第16577頁
14通訓定聲第3191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282頁【崇文】第1125頁
16說文句讀第407頁
17說文新證第271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四冊,第13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364頁,第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