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dōng ㄉㄨㄥ

夂部 共5画 上下结构 51AC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夂部

5画

2画

上下结构

dong

dōng

会意字

TUU

HEY

RSTD

27303

0392

2212

51AC

[35444] 撇、横撇/横钩、捺、点、点

冬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都宗切頁碼383頁,第14

異體冬

冬四時盡也。从仌从夂。夂,古文終字。

𠔙

異體𣆼𠘀𣅈、㫡、昸

𠔙古文冬从日。

附注郭沫若《金文叢考》:「(金文中)冬字多見,但均用為終。」

附注《說文新證》:「戰國文字加『日』,強調其為計時之稱。秦漢文字加義符『仌』,以強化冬天結冰之意。」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二反切都農反頁碼930頁,第3行,第1

𠔙四時盡也。從仌、𠂂𠂂,古文終。

鍇注臣鍇曰:「《白虎通》曰:『冬,終也。』仌,霜;冬,終之候也。會意。」

反切………頁碼930頁,第4行,第1

古文冬從日。

鍇注臣鍇日:「冬者,月之終也,日窮於紀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都宗切古音第九部頁碼2281頁,第7許惟賢992頁,第13

𠔙四時盡也。

段注冬之爲言終也。《考工記》曰:水有時而凝。有時而釋。故冬从仌。

从仌。从𠔾

段注會意。𠔾亦聲。都宗切。九部。

𠔾,古文終字。

段注見《糸部》。

古文冬。从日。

白话解释

冬,四个时令的终结。字形采用“仌、夂”会义。夂,这是古文写法的“终”字。,这是古文写法的“冬”字,字形采用“日” 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的「」構形本來像在一條繩子的兩端各打一個結。六書中屬於象形。金文將「」的兩點往上移,也有寫法是增加日旁的。戰國楚帛書繼承金文從日的寫法,再將兩偏旁改成上下排列,橫筆改作兩小斜筆,而秦簡文字寫作「」,在文字下方增加「=」並為篆文所繼承,改成「」下增添義符「」,以強化冬天結冰的意思。《說文》古文則承襲楚系文字從日的構形,來表達四時之終的冬天季節。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冬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57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966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728頁
4說文校箋第501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454頁,第9字
6說文今釋第1669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823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65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432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01頁,第3字
11標注說文第482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4022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11311頁【補遺】第17721頁
14通訓定聲第158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998頁【崇文】第3989頁
16說文句讀第1635頁
17說文新證第811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308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059頁,第1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