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ㄐㄧˋ zhài ㄓㄞˋ

示部 共11画 上下结构 796D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示部

11画

6画

上下结构

ji zhai

zhài

会意字

WFIU

BOMMF

RSBK

27901

4385

2832

796D

[35445411234] 撇、横撇/横钩、点、点、横撇/横钩、捺、横、横、竖钩、撇、点

祭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上反切子例切頁碼3頁,第15

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

附注段玉裁注:「此合三字會意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一反切子例反頁碼31頁,第4行,第1

祭祭祀也。從示,以手持𠕎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上反切子例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2頁,第5許惟賢5頁,第6

祭祭祀也。

段注統言則祭祀不別也。

从示。㠯手持肉。

段注此合三字會意也。子例切。十五部。

白话解释

祭,祭祀。字形采用“示”作边旁,表示用手抓着肉献祭。

字形解说

甲骨文從又、從肉,綴以數點肉汁下滴之形。從又,表示以手持物之義;從帶肉汁下滴之祭肉,指祭祀供品,會合手持祭肉,致祭先祖,祈求庇佑賜福的意思,六書屬於異文會意;後來為突顯祭祀之義,增添形符「示」,成為從示、(祭)聲的形聲兼會意字。金文繼承這種後期構形,又因「又」、「攴」都與「手」的意思相關,有些金文和簡牘文字,用「攴」替換所從「又」旁,篆文、隸書、楷書則從金文構形。《說文‧示部》:「祭,祭祀也。從示,以手持肉。」本義為祭祀,從示、從又、從肉。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祭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17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37頁
4說文校箋第3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3頁,第20字
6說文今釋第10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9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5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頁,第21字
11標注說文第2頁,第18字
12說文注箋第3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65頁【補遺】第16152頁【補編】第14870頁
14通訓定聲第2674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9頁【崇文】第33頁
16說文句讀第9頁
17章授筆記第4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一冊,第121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7頁,第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