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ㄩˋ

彳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5FA1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彳部

12画

8画

左右结构

yu

会意字

TRHB 86 、 TTGB 98

HOOML

OIIY

27220

1785

5189

5FA1

[332311212152] 撇、撇、竖、撇、横、横、竖、横、竖、提、横折钩、竖

御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下反切牛據切頁碼57頁,第14

𢕜

異體

𢕜使馬也。从彳从卸。

鉉注徐鍇曰:「卸,解車馬也。或彳或卸皆御者之職。」

馭古文御从又从馬。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初形从卩午會意,午亦聲,會人跪坐持杵操作之意,因此有用、治的意思。《說文》把御和馭字混為一字,學者多已指出其誤。馭本義為使馬,早期金文从馬从𠓥(鞭)。」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四反切午慮反頁碼165頁,第6行,第2

馭使馬也。從彳、卸。

鍇注臣鍇曰:「卸,解車馬也;彳,行也。或行或卸皆禦者之職也。會意。」

反切………頁碼165頁,第7行,第1

古文馭,從又、馬。

鍇注臣鍇曰:「會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下反切牛據切古音第五部頁碼307頁,第2許惟賢138頁,第1

馭使馬也。

段注《周禮》六藝。四曰五馭。《大宰》注曰:凡言馭者,所以𢿛之內之於善。此引伸之義也。

从彳缷。

段注按缷亦聲。牛據切。五部。

古文御。从又馬。

段注惟見《周禮》。

說文新證:第133頁,第1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使馬。御史、僕御、暬御皆引申為使意。「百兩御之」,乃訝之假字。御與馭同,駕馭今作駕駛,誤。駛,快走也,《說文》作𩰢

使馬也。

字形解说

甲骨文或作「」,從卩、午聲。卩()像人跽跪之形,午為「杵」的初文,二者相合正像人跪坐持杵操作之形,故有治用的意思。甲骨文又或從示、或從攴。「示()」像籌算竹片縱橫的樣子,本義為籌策,於此亦表示操作計算之意;從攴也有操作之意,二者當是重形繁文。金文仍有作從卩、午聲的字形,也有增「辵」形者,則表示驅馳行走的意思。戰國文字仍作從辵、聲的字形,只是將「辵」字下的「止」移於「午」下,而有結合的現象。至篆文,則將「辵」字的「止」與「午」相合作「」,而「彳」、「卩」置於兩旁,整個字形成為從彳、卸聲的「」,已不易看出「辵」字了。《說文》另收有古文「」,馭的金文作「」、「」,戰國文字作「」、「」,都像以手持策驅馬的樣子。隸書與楷書皆依篆文「」而定形。不論單作從卩、午聲的「」,還是從示、聲的「」、從攴、聲的「」、從辵、聲的「」、從彳、卸聲的「御」,在六書中,皆屬於形聲兼會意,而《說文》古文「馭」則為異文會意。

御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11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164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136頁
4說文校箋第78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73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254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44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09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83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45頁,第18字
11標注說文第79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595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2633頁【補遺】第16382頁
14通訓定聲第1560頁,第5字
15說文義證第166頁【崇文】第661頁
16說文句讀第224頁
17說文新證第132頁,第1字
18說文新證第133頁,第1字
19章授筆記第90頁,第5字
20古字詁林第二冊,第514頁,第1字
21古字釋要第214頁,第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