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ㄧㄚˇ ㄧㄚ

口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555E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口部

11画

8画

左右结构

ya

KGHG 86 、 KGFG 98

RMLM

JBZ

61012

555E

[25112155121] 竖、横折、横、横、竖、横、竖折撇/竖折折、竖折撇/竖折折、横、竖、横

啞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於革切頁碼41頁,第36

異體

啞笑也。从口亞聲。《易》曰:「笑言啞啞。」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三反切鵶赫反頁碼127頁,第1行,第1

啞笑也。從口亞聲。《易》曰:「笑言啞啞。」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上反切於革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26頁,第5許惟賢100頁,第7

啞𥬇也。

段注《馬融》曰:啞啞,𥬇聲。鄭云:樂也。

从口。亞聲。

段注於革切。古音在五部。按《字林》云:謚𥬇聲。呼益反。此由𥬇言啞啞字音形皆變而云然。啞俗訓爲瘖。幺下切

易曰:𥬇言啞啞。

段注震卦辭。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笑言。啞字當作嗄。《莊子•庚桑楚》:「兒子終日號而嗌不嗄」。

笑也。今人呵呵、哈哈之聲,皆啞之變音也。啞巴之啞當作嗄。嗄雖《說文》所無,但已見諸古書。如《莊子•庚桑楚》:「兒子終日號而嗌,不嗄」,此即啞之正字。

笑也。今人呵呵哈哈之聲皆啞之變音也,啞巴字當作嗄,嗄雖《說文》無,但已見諸古書,如《莊子•庚桑楚》:「終日號而嗌不嗄」,蓋此即不能言之嗄也。

白话解释

哑,笑声。字形采用“口”作边旁,“亚”作声旁。《易经》上说:“哑哑说笑。”

啞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7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118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103頁
4說文校箋第54頁,第15字
5說文考正第47頁,第16字
6說文今釋第168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311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78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57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31頁,第22字
11標注說文第53頁,第17字
12說文注箋第42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2150頁【補遺】第16306頁
14通訓定聲第1779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25頁【崇文】第497頁
16說文句讀第159頁
17章授筆記第65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二冊,第53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32頁,第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