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xùn ㄒㄩㄣˋ

言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8A13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言部

10画

3画

左右结构

xun

xùn

YKH

YRLLL

SND

02600

8A13

[4111251322] 点、横、横、横、竖、横折、横、撇、竖、竖

訓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上反切許運切頁碼69頁,第22

異體𧥥𧥿

訓說敎也。从言巛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五反切吁問反頁碼195頁,第5行,第1

訓說教也。從言川聲。

鍇注臣鍇曰:「訓者順其意以訓之也,故太宗皇帝敎誡諸王,見其立於木,則謂之曰『汝知之乎?此木雖曲,從繩則正』是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上反切許運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361頁,第2許惟賢162頁,第4

訓說敎也。

段注說敎者,說釋而教之。必順其理。引伸之凡順皆曰訓。如五品不訓,聞六律五聲八音七始訓以岀內五言是也。

从言。川聲。

段注許運切。十三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說教。引申為教訓,為訓詁。《史記》「言不雅馴」,馴乃訓之假字,言「言不典則」也。

《史記》「言不雅馴」,馴乃訓之借。雅訓者,典則也;言不雅訓者,言不典則也。訓引申為教訓,為訓詁,又與順同誼。

《史記》「言不雅馴」,馴即訓之假。雅訓者,典則也。又與順殆同義。

白话解释

训,说教。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川”作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從言、聲;或從心、川聲。戰國文字從言、川聲;篆文、隸書、楷書同從言、川聲。以上各種寫法,都同樣從「川」聲(「」也是從竟、川聲)。「訓」的本義是說教、教誨,這必需以言語進行,因此從「言」為義符;從「川」聲則有兼義的功能,「川」的本義是「貫川通流水」,其實就是暢通的大河,引申有「循著一定的規則行進」的意義,「說教、教誨」必需合道理、合道德,因此從「川」聲有兼義的功能。各形在六書中都屬於形聲兼會意。

訓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38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195頁,第10字
3黃侃手批第158頁
4說文校箋第93頁,第16字
5說文考正第89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307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530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263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459頁,第5字
10說文標整第56頁,第20字
11標注說文第94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704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2915頁【補遺】第16427頁
14通訓定聲第3236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92頁【崇文】第765頁
16說文句讀第268頁
17章授筆記第103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二冊,第733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251頁,第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