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xiōng ㄒㄩㄥ

月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80F8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月部

10画

6画

左右结构

xiong

xiōng

形声字

EQQB 86 、 EQRB 98

BPUK

QROZ

77220

5172

4856

80F8

[3511353452] 撇、横折钩、横、横、撇、横折钩、撇、点、竖折/竖弯、竖

胸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上反切許容切頁碼302頁,第6

匈膺也。从勹凶聲。

𦙄

異體胷、胸

𦙄匈或从𠕎

附注段玉裁改「聲」為「膺」。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七反切許容切頁碼751頁,第7行,第3

𦙄膺也。從勹凶聲。

反切………頁碼752頁,第1行,第1

或從肉作。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上反切許容切古音第九部頁碼1731頁,第3許惟賢757頁,第7

𦙄膺也。

段注《肉部》曰:膺,匈也。二篆爲轉注。膺自其外言之無不當也。匈自其中言之,無不容也。無不容,故从勹。

从勹。凶聲。

段注許容切。九部。今字胷行而匈廢矣。

匈或从肉。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篆文字形都從勹,表示身體頸部以下到腹部以上的部位;凶聲,表示音讀。匈字假借為中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專稱之後,遂轉注為胸字。篆文或體「?」字,改從肉旁,表示匈是人體器官,就如同肩、胃等字從肉旁表示人體器官。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匈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93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751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573頁
4說文校箋第384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362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301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227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4486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922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35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374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310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065頁【補遺】第17377頁
14通訓定聲第205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775頁【崇文】第3097頁
16說文句讀第1232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157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867頁,第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