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xiě ㄒㄧㄝˇ xiè ㄒㄧㄝˋ

宀部 共15画 上下结构 5BEB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宀部

15画

12画

上下结构

xie

xiě xiè

PVQO 86 、 PEQO 98

JHXF

WDRU

30327

5BEB

[445321511354444] 点、点、横撇/横钩、撇、竖、横、横折、横、横、撇、横折钩、点、点、点、点

寫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下反切悉也切頁碼241頁,第15

異體

寫置物也。从宀舄聲。

附注徐灝注箋:「古謂置物於屋下曰寫,故从宀,蓋從他處傳置於此室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四反切悉也切頁碼616頁,第4行,第3

寫置物也。從宀舄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下反切悉也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359頁,第6許惟賢595頁,第12

寫置物也。

段注謂去此注彼也。《曲禮》曰:器之漑者不寫。其餘皆寫。注云:寫者,傳己器中乃食之也。《小雅》曰:我心寫兮。傳云:輸寫其心也。按凡傾吐曰寫。故作字作畫皆曰寫。俗作瀉者,寫之俗字。《周禮》以澮寫水。不作瀉。

从宀。

段注寫之則安矣。故从宀。

舄聲。

段注悉也切。古音在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置物也。書寫字當為疏之借。

謂提此注彼也。由此、碗移至彼碗曰寫。

謂去此注彼也。由此碗移至彼碗曰寫。

白话解释

写,移动放置物品。字形采用“宀”作边旁,采用“舄”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作,由「宀」、「舄」二字構成。從宀,示自此遷移他處。從舄,聲符,注明音讀。篆文承之,整齊其形。隸書承自篆文,變易下體足形為四小點。楷書承之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寫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72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602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462頁
4說文校箋第302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290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046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78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74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537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86頁,第4字
11標注說文第297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2448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7462頁【補遺】第17120頁
14通訓定聲第1857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634頁【崇文】第2533頁
16說文句讀第976頁
17章授筆記第311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825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711頁,第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