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ㄊㄨˊ

艹部 共10画 上下结构 837C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艹部

10画

7画

上下结构

tu

形声字

AWTU 86 、 AWGS 98

TOMD

EOMF

44904

5442

6117

837C

[1223411234] 横、竖、竖、撇、捺、横、横、竖钩、撇、点

荼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下反切同都切頁碼30頁,第34

荼苦荼也。从艸余聲。

鉉注臣鉉等曰:此卽今之茶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反切田吾反頁碼107頁,第4行,第1

荼苦荼也。從艸余聲。

鍇注臣鍇按:《爾雅》:「荼,苦菜。」即今荼茗也;又菜名,今野苦苣也。故《詩》曰:「誰謂荼苦?」又茅秀也,《詩》曰:「出其闉闍,有女如荼。」《周禮》有掌荼下士掌聚荼。《國語》曰:「白羽之矰,望之如荼。」《荊楚歲時記》引犍爲舎人曰:「杏華如荼可耕白沙。」則此字或音大加反,或音度都反。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下反切同都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84頁,第5許惟賢80頁,第11

荼苦荼也。

段注《釋艸》,邶《毛傳》皆云:荼,苦菜。《唐風》采苦采苦傳云:苦,苦菜。然則苦與荼正一物也。《儀禮》。鈃芼。牛藿,羊苦,豕薇。《記・内則》。濡豚包苦。亦謂之苦。《月令》、《本艸》、《易通卦驗》皆謂之苦菜。

从艸。余聲。

段注同都切。五部。詩荼蓼,有女如荼及後世荼荈皆用此字。籒文作莽。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爾雅》。「檟,苦荼」,即今茶字,荼,茶魚麻韻近。三國孫皓,韋昭傳「荼荈」。[一],故吃荼起於三國。茶,俗字;當作荼。

古無茶字,只有荼字。古無麻部,故音徒,後轉入麻部,乃讀茶。《詩》「有女如荼」,訓曰:「柳絮也」。

《爾雅•釋草》:「檟,苦荼」,即今之「茶」字。荼、茶魚、麻韻近,古無麻,正音塗。《三國志•韋昭傳》:「昭不飲酒,孫皓飲以茶荈。故飲茶始于三國。茶即荼之俗字。

《爾雅》:「檟,苦荼」,即今茶字。荼、茶,魚麻音近。《三國志•韋昭傳》韋昭不飲酒,孫皓飲以荼荈(尺兖切,荼之老者)。故飲荼起於三國。茶係荼之俗字。○《詩•鄭風•出其東門》「有女如荼」字,柳絮也。[一]《三國志•韋曜傳》:「晧每饗宴,無不竟日坐席,無能否,率以七升為限。雖不悉入口,皆澆灌取盡。曜素飲酒不過二升,初見禮異,時常為裁減,或密賜茶荈以當酒。」

荼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8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94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85頁
4說文校箋第42頁,第16字
5說文考正第36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128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48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62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99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4頁,第16字
11標注說文第42頁,第16字
12說文注箋第34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904頁【補遺】第16265頁
14通訓定聲第1765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06頁【崇文】第421頁
16說文句讀第128頁
17章授筆記第52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一冊,第574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97頁,第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