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禿

复制 字帖

ㄊㄨ

禾部 共7画 上下结构 79BF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禾部

7画

2画

上下结构

tu

TQB

HDHU

MFRD

20212

79BF

[3123435] 撇、横、竖、撇、捺、撇、竖弯钩

禿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下反切他谷切頁碼283頁,第5

禿

異體秃、𣬜

禿無髮也。从儿,上象禾粟之形,取其聲。凡禿之屬皆从禿。王育說:蒼頡出見禿人伏禾中,因以制字。未知其審。

附注段玉裁注:「粟當作秀,以避諱改之也……取其聲,謂取秀聲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六反切他哭反頁碼717頁,第3行,第1

禿無髮也。從儿,上象禾粟之形,取其聲。凡禿之屬,皆從禿。王育說,蒼頡出見禿人伏禾中,因以制字,未知其審。

鍇注臣鍇曰:「言禿人髪不纎長,若禾稼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下反切他谷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625頁,第2許惟賢712頁,第7

禿無髮也。

段注《喪服四制》曰:禿者不髽。《明堂位》注曰:齊人謂無髮爲禿楬。《周禮》醫師注曰:庀,頭痬。亦謂禿也。引伸之,凡不銳者曰禿。《釋名》曰:沐,禿皆無上皃之稱。沐者,《管子》云沐涂樹之枝。謂刊落之也。

从儿。上象禾粟之形。取其聲。

段注按粟當作秀。以避諱改之也。𥝩下云:禾成秀也。然則秀𥝩爲轉注。象禾秀之形者,謂禾秀之穎屈曲下𠂹。莖屈處圓轉光潤如折釵股。禿者全無髮,首光潤似之。故曰象禾秀之形。秀與禿古音皆在三部。故云禿取秀之聲爲聲也。許書兩言取其聲。世下曰:从卅而曳長之,亦取其聲。謂取曳聲也。此云象禾秀之形,取其聲。謂取秀聲也。皆會意兼形聲也。其實秀與禿古無二字。殆小篆始分之。今人禿頂亦曰秀頂。是古遺語。凡物老而椎鈍皆曰秀。如鐵生衣曰銹。他谷切

凡禿之屬皆从禿。王育說。

段注謂以上爲王育說也。

《倉頡》出見禿人伏禾中。因㠯制字。未知其審。

段注因一時之偶見。遂定千古之書契。禿人不必皆伏禾中。此說殆未然矣。《廣韵》禿下曰:《說文》云:無髪也。从儿。上象禾粟之形。《文字音義》云:《倉頡》出見禿人伏於禾中。因以制字。《廣韵》不以《倉頡》云云爲《說文》語。則知古本無《倉頡》以下十七字。而王育說三字爲結上之辭。全書例固如此。《文字音義》者,《唐書・藝文志》有玄宗開元《文字音義》三十卷是也。

白话解释

禿,没头发。字形采用“人”作边旁,上部像禾粟的形状,取“禾”的读音。所有与秃相关的字,都采用“秃”作边旁。王育说:苍颉 一次出门时,看见一个秃头的人伏在稻草中,于是想出这个字。不知情况是否属实。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字形下半從儿(古文人),上半本從禾,在形義上殊為難解,然《玉篇》收,《廣韻》收?,皆指為係禿字的籀文。準此,則上半禾形乃毛的訛變。從人從毛,以反訓表示人頭上無毛髮之意。隸變作,楷書作禿。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規範字作「秃」。

禿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57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709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540頁
4說文校箋第361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342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1232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106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291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823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20頁,第9字
11標注說文第352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2938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8651頁【補遺】第17301頁
14通訓定聲第1479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742頁【崇文】第2965頁
16說文句讀第1161頁
17章授筆記第360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七冊,第762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825頁,第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