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táo ㄊㄠˊ

阝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9676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阝部

10画

8画

左右结构

tao

táo

形声字

BQRM 86 、 BQTB 98

NLPOU

YREZ

77220

7118

4453

9676

[5235311252]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撇、横折钩、撇、横、横、竖、竖折/竖弯、竖

陶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徒刀切頁碼481頁,第23

異體𨺃

陶再成丘也,在濟陰。从𨸏匋聲。《夏書》曰:「東至于陶丘。」陶丘有堯城,堯嘗所居,故堯號陶唐氏。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八反切特豪反頁碼1123頁,第3行,第1

陶再成丘也,在濟陰。從𨸏匋聲。《夏書》曰:「東至於陶丘,陶丘有堯城,堯嘗所居,故堯號陶唐氏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徒刀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940頁,第2許惟賢1278頁,第4

陶再成丘也。在濟陰。

段注《釋丘》曰:一成爲敦丘。再成爲陶丘。《禹貢》曰:道沇水東流爲濟。入于河。泆爲熒。東出于陶丘北。《地理志》曰:濟陰郡定陶縣。《禹貢》陶丘在西南。按定陶故城在今山東曹州府定陶縣西南。古陶丘在焉。

𨸏。匋聲。

段注徒刀切。古音在三部。

《夏書》曰:東至于陶丘。

段注《禹貢》文。

陶丘有堯城。堯嘗所凥。故堯號陶唐氏。

段注謂堯始居於陶丘。後爲唐侯。故曰陶唐氏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陶訓養乃保之借,保,養也。匋从缶勹聲,史篇匋古音如勹,勹與保音同。「陶陶」訓樂乃慆之借。《史記》「陶誕」乃雙聲連語,止有誕字而已(僅有誕義)。

陶土=匋土。

白话解释

陶,第二次堆成的土丘,位在济河北面。字形采用“左耳旁”(阜),“匋”是声旁。《夏书》上说:“……(某地)东抵于陶丘。”

字形解说

始見於金文。字從阜、從二、從二土。戰國《包山楚簡》文字形承金文。篆文字形則固定從阜、匋聲。《說文》:「陶,再成丘也,在濟陰。〈夏書〉曰:『東至于陶丘。』陶丘有堯城,堯嘗所居,故堯號陶唐氏。」段注:「〈釋丘〉曰:『一成爲敦丘,再成爲陶丘。』」隸、楷字形均承篆文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陶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54頁,第11字
2陳昌治本第1232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914頁
4說文校箋第645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573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2135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56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714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043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82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619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510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3997頁【補遺】第18099頁
14通訓定聲第1097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1277頁【崇文】第5105頁
16說文句讀第2108頁
17章授筆記第600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834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322頁,第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