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suān ㄙㄨㄢ

酉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9178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酉部

14画

7画

左右结构

suan

suān

形声字

SGCT

MWICE

FDOR

13647

6808

4365

9178

[12535115434354] 横、竖、横折、撇、竖折/竖弯、横、横、撇折、点、撇、点、撇、横撇/横钩、捺

酸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素官切頁碼496頁,第3

酸酢也。从酉夋聲。關東謂酢曰酸。

𨢽

𨢽籒文酸从畯。

附注段玉裁注:「𨢽,籀文酸从畯,畯,聲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八反切素攅反頁碼1153頁,第7行,第1

𨢽酢也。從酉夋聲。關東謂酢曰酸。

反切………頁碼1153頁,第7行,第2

籒文酸從畯。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素官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3001頁,第3許惟賢1302頁,第3

𨢽酢也。

段注《月令》。春三月,其味酸。《鴻範》。曲直作酸。

从酉。夋聲。

段注素官切。十四部。

關東謂酢曰酸。

籒文酸。从畯。

段注畯聲也。

白话解释

酸,醋。字形采用“酉”作边旁,采用“夋”作声旁。关东地带称“酢”为“酸”。,这是籀文写法的“酸”,字形采用“畯” 作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左從酉,酉像酒罈之形,是「酒」的初文,表示與酒的釀製過程相關;右從夋聲,表示音讀。是右形左聲結構的形聲字,戰國以後,「酉」上紋飾不一,形體雖有變化,皆像酒罈,並隸定為「酉」。篆文「夋」則上承金文,形變為上允下夊,構形則定型為左形右聲。篆文、隸書、楷書構形都從戰國文字而來。《說文・酉部》:「酸,酢(ㄘㄨˋ)也。从酉、夋聲。」本義是醋。「田」、「畯」義近通用,《說文》籀文酸字從酉、畯聲。「夋」、「畯」都是不示義的聲符。在六書中屬於形聲。教育部標準楷書作「酸」,右下從「夊」,規範字作酸,右下從「夂」。

酸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83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1260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938頁
4說文校箋第658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591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2188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633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7305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3113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93頁,第1字
11標注說文第632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5200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4346頁【補遺】第18155頁
14通訓定聲第3135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309頁【崇文】第5233頁
16說文句讀第2157頁
17古字詁林第十冊,第1184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371頁,第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