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rǎng ㄖㄤˇ

土部 共20画 左右结构 58E4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土部

20画

17画

左右结构

rang

rǎng

形声字

FYKE

GYRV

BSER

40132

1099

4032

58E4

[12141251251112213534] 横、竖、提、点、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横、竖、竖、横、撇、竖提、撇、捺

壤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如兩切頁碼452頁,第20

壤柔土也。从土𧞻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六反切爾往反頁碼1063頁,第7行,第2

壤柔土也。從土襄聲。

鍇注臣鍇按:孔安國曰:「無塊曰壤。」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如兩切古音第十部頁碼2730頁,第4許惟賢1187頁,第4

壤柔土也。

段注《大雅》。陶復陶穴。《毛傳》。陶其土而復之。陶其壤而穴之。《九章筭術》。今有穿地積一萬尺。問爲堅壤各幾何。荅曰:爲堅七千五百尺。爲壤一萬二千五百尺。穿地四。爲壤五。爲堅三。爲墟四。劉徽注。壤謂息土。堅謂築土。《周禮》。辨十有二壤之名物,而知其種。以敎稼穡樹蓺。注。壤亦土也。以萬物自生言則言土。土猶吐也。以人所耕而樹蓺言則言壤。壤,和緩之皃。某氏注《尙書》曰:無塊曰壤。《周禮・草人》。墳壤用麋。勃壤用狐。鄭云:墳壤潤解。勃壤粉解。《釋名》曰:壤,瀼也。肥濡意也。按言物性之自然。壤異乎堅土。言人功,則凡土皆得而壤之。壤與柔弱雙聲。《穀梁》。日有食之。傳曰:吐者外壤。食者內壤。闕然不見其壤。有食之者也。麋信云:齊魯之閒謂鑿地出土,鼠作穴出土皆曰壤。按蟲鼠所出字亦作場,作塲。音失羊反。見《方言》。亦取柔意。今俗語謂弱曰壤。《漢書》。壤子王梁,代。壤謂肥晠也。

从土。𧞻聲。

段注如兩切。十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从土襄聲,聲兼誼。襄,解衣耕也。耕地必柔,故壤訓柔土。《漢書》「壤子王梁代」,乃「郎」之借。

白话解释

壤,地表柔软的松土层。字形采用“土”作边旁,“襄”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從土、襄省聲,襄所從之「衣」省去衣領部分。構形有時挪移「土」旁至「襄」下,有時包覆於「衣」中。篆文構形作左形右聲,《說文‧土部》:「壤,柔土也。从土、襄聲。」從土,表示與土地的土質相關;從襄,《說文》認為「襄」是「解衣而耕」的意思,古文像以犁助耕之形,從襄,表示音讀,兼表「耕作」之義,本義指耕種過鬆軟的泥土。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壤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96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1153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859頁
4說文校箋第600頁,第14字
5說文考正第537頁,第9字
6說文今釋第1990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33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67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855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57頁,第17字
11標注說文第577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4753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3172頁【補遺】第17982頁
14通訓定聲第3570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191頁【崇文】第4761頁
16說文句讀第1967頁
17章授筆記第563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203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246頁,第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