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qín ㄑㄧㄣˊ

人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79BD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人部

12画

10画

上下结构

qin

qín

象形字

WYBC 86 、 WYRC 98

OYUB

ODLZ

80227

4419

3961

79BD

[344134522554] 撇、捺、点、横、撇、点、竖折/竖弯、竖、竖、横折钩、撇折、点

禽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巨今切頁碼485頁,第3

禽走獸緫名。从厹,象形,今聲。禽、离、兕頭相似。

附注馬敘倫《六書疏證》:「禽,實『擒』之初文,禽獸皆取獲動物之義。禽字金文……皆从本書『田罔也』之『畢』,今聲。『畢』所以捕取動物,故即从畢。」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八反切巨任反頁碼1130頁,第2行,第2

禽走獸總名也。頭,象形。從禸今聲。禽、离、兕,頭相佀。

鍇注臣鍇曰:「凶,頭象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巨今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953頁,第3許惟賢1283頁,第6

禽走獸總名。

段注《釋鳥》曰:二足而羽謂之禽。四足而毛謂之獸。許不同者,其字从厹。厹爲獸迹。鳥迹不云厹也。然則《倉頡》造字之本意謂四足而走者明矣。以名毛屬者名羽屬。此乃偁謂之轉移叚借。及其久也,遂爲羽屬之定名矣。《爾雅》自其轉移者言之。許指造字之本言之。凡《經典》禽字,有謂毛屬者。有謂羽屬者。有兼舉者。故《白虎通》曰:禽者何。鳥獸之總名。

从厹。象形。

段注厹以像其足迹。凶以像其首。

今聲。

段注巨今切。七部。

禽离兕頭相佀。

段注此猶魚尾同燕尾,能足同鹿足之意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獸足蹂地,故訓獸之總名。

因从禸,故訓獸之總名。後乃别為飛禽矣。

从禸,故曰走獸不曰飛禽。

白话解释

禽,兽的总称。字形采用“厹”作字根,像捕鸟之形,“今”是声旁。“禽”、“离”、“兕”三个字的顶部形状相似。

字形解说

甲骨文上像捕獸網之形,下像網具之持柄,本為捕捉禽獸之工具,在六書中屬於象形。金文繼承甲骨文構形,並添「今」表示音讀,變為上聲下形之形聲字。〈不其簋〉作,並將網柄的豎畫,後訛變為篆文下半的「禸」,形變規律和「萬」、「禹」等字同。戰國楚簡文字作「」,形符省略捕獸網之柄,從)省、今聲。篆文承金文從「」、從「禸」、「今」聲之構形,而隸書、楷書又本於篆文。《說文‧禸部》:「禽,走獸總名。从厹、象形,今聲。」「禽」字從、今聲。從,像有柄之捕獸網;從今,表示音讀,是不示義的聲符,本義為捕捉禽獸之工具。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禽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61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1239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920頁
4說文校箋第648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577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2148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3579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718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059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85頁,第1字
11標注說文第622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512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4062頁【補遺】第18110頁
14通訓定聲第369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284頁【崇文】第5133頁
16說文句讀第2119頁
17說文新證第953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604頁,第5字
19古字詁林第十冊,第900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331頁,第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