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pín ㄆㄧㄣˊ

页部 共21画 上下结构 98A6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页部

21画

15画

上下结构

pin

pín

形声字

HIDF 86 、 HHDF 98

YOHWJ

IINE

21406

7360

8213

98A6

[212123313253432511312] 竖、横、竖、横、竖、撇、撇、横、撇、竖、横折、撇、点、撇、竖、横折、横、横、撇、横、竖

颦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符眞切頁碼379頁,第7

𩖓

異體

𩖓涉水顰蹙。从𩔤卑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婢民反頁碼922頁,第4行,第1

𩖓渉水顰蹙也。從頻𤰞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符眞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268頁,第2許惟賢987頁,第7

𩖓涉水𩖓戚也。

段注戚古音同蹴。迫也。各本作蹙。誤。顰戚,謂顰眉蹙頞也。許必言涉水者,爲其字之从瀕也。

𩕘。卑聲。

段注符眞切。按从卑聲,則古音在十六部。易。頻復。本又作嚬。王弼,虞翻,侯累皆以頻蹙釋之。鄭作卑。陸云音同。按諸家作頻。省下卑。鄭作卑。省上頻。古字同音叚借。則鄭作卑爲是。諸家作頻,非。顰本在支韵,不在眞韵也。自各書省爲頻。又或作嚬。又《莊子》及《通俗文》叚[⿰耳賔]爲顰。而古音不可復知。乃又改易音義云鄭作顰。幸晁氏以道古《周易》、《呂氏》伯恭《古易音訓》所據音義皆作卑。晁云:卑,古文也。今文作顰。攷古音者得此,眞一字千金矣。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既从卑聲,當讀卑,不讀平。

既从卑聲,則當讀卑,不當讀頻。

既从卑聲,當讀卑,不讀平。

白话解释

颦,涉水时紧张蹙额。字形采用“频”作边旁,采用“卑”作声旁。

顰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50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959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721頁
4說文校箋第498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451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1656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807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562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41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98頁,第9字
11標注說文第479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4001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227頁【補遺】第17710頁
14通訓定聲第2111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992頁【崇文】第3965頁
16說文句讀第1621頁
17章授筆記第469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262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052頁,第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