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ㄋㄚˋ

纟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7EB3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纟部

7画

4画

左右结构

na

形声字

XMWY

VMOB

ZLOD

24127

4780

3641

7EB3

[5512534] 撇折、撇折、提、竖、横折钩、撇、点

纳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奴荅切頁碼432頁,第20

納絲溼納納也。从糸內聲。

附注按:金文「納」字作「內」。古文字入、內、納通用。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奴荅切頁碼1027頁,第4行,第1

納絲溼納納也。從糸内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奴荅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579頁,第2許惟賢1122頁,第5

納絲溼納納也。

段注納納,溼意。《劉向・九歎》。衣納納而掩露。王逸注。納納,濡溼貌。《漢・酷吏傳》。阿邑人主。蘇林曰:邑音人相悒納之悒。按悒納當作浥納。媕阿之狀。於濡溼義近也。古多叚納爲內字。內者,入也。

从糸,內聲。

段注奴荅切。古音亦在十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絲濕納納」為本義。納進之納本作内。

納入之納=内⊙。

「絲濕納納」為其本訓,納進之納本作內。

白话解释

纳,丝品湿漉漉的样子。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内”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從糸、內聲。從「糸」,指絲的材質;「內」除表示音讀,亦兼有入的意思。隸書、楷書都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納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53頁,第17字
2陳昌治本第1094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817頁
4說文校箋第569頁,第18字
5說文考正第512頁,第9字
6說文今釋第1888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170頁,第4字
8說文探原第6343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725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40頁,第9字
11標注說文第546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450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2582頁【補遺】第17897頁【後編】第14849頁
14通訓定聲第2371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120頁【崇文】第4477頁
16說文句讀第1861頁
17章授筆記第539頁,第11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149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197頁,第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