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luò ㄌㄨㄛˋ ㄆㄛ

氵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6CFA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氵部

8画

5画

左右结构

luo po

luò

IQIY 86 、 ITNI 98

EHVD

VRKO

32194

3458

6788

6CFA

[44135234] 点、点、提、撇、竖折/竖弯、竖钩、撇、点

泺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66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658頁,第6

標點整理本: 第606頁,第30

唐韻》、《集韻𡘋盧谷切,音祿。
說文》:齊魯閒水也。
玉篇》:水在濟南。
水經注》:濼水,出歷縣故城西南泉源上。

又,《集韻》、《韻會𡘋盧督切,音磟。又,《廣韻》、《集韻𡘋普木切,音朴。又,《廣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𡘋音洛──義𡘋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匹各切,音粕。
玉篇》:陂,濼也。一曰大池。山東名濼,幽州名淀。俗作泊。

又,《廣韻》:郎擊切;《集韻》:郎狄切,𡘋音歷──藥草名。
爾雅・釋草》:濼,貫衆。

又,《集韻》:弋灼切,音藥。又,式灼切,音爍──義𡘋同。或从艸作𤄶

集韻》「或作𤃸」,亦省作㴖。

注解

〔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濼〕字是多音字,拼音是luò、pō,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樂

〔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uò] ⑴ 〔濼水〕水名。源出今山東省濟南市西南,北流入古濟水。⑵ 酸痛无力。⑶ 姓。 [pō] ⑴ 同「泊」。湖泊。⑵ 溫泉。⑶ 古國名。 [lì] ⑴ 中藥貫眾的別名。蕨科植物。⑵ 顆,塊。⑶ 水動貌。

泺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泺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