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bào ㄅㄠˋ

鱼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9C8D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鱼部

13画

5画

左右结构

bao

bào

形声字

QGQN

NMPRU

RRY

27112

7637

1711

9C8D

[3525121135515] 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提、撇、横折钩、横折、横、竖弯钩

鲍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中 部首:魚部

武英殿刻本: 第3516頁,第15

同文書局本: 第1468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1465頁,第21

唐韻》:薄巧切;《集韻》、《韻會》、《正韻》:部巧切,𡘋音抱。
說文》:饐魚也。
玉篇》:漬魚也。今謂裛魚。
釋名》:鮑魚。鮑,腐也,埋藏奄使腐臭也。
急就篇》〔註〕:鮑亦海魚,加之以鹽而不乾者也。
周禮・天官・籩人》:膴、鮑、魚、鱐。〔註〕鮑者,於楅室中糗乾之,出於江淮也。
史記・貨殖傳》:鮑千鈞。〔註〕鮑,膊魚也。謂破開中,頭尾不相離爲鮑,謂之膊關者也。〈周語〉:鮑魚不登俎豆。
家語》: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又,姓。
左傳・莊十四年》〔註〕:鮑叔牙,小白之傅。〈齊語〉:鮑叔牙,齊大夫姒姓之後。

又,與鞄同。
周禮・冬官・考工記》:攻皮之工函鮑。〔註〕鮑,或書爲鞄。
蒼頡篇》有鞄𠤦

又,《集韻》:披交切,音拋──魚名。

又,《集韻》:班交切,音包──人名。楚有申鮑胥。通作包。

注解

〔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中,康熙部首是魚部

〔鮑〕字拼音是bà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魚、包

〔鮑〕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ào] ⑴ 〔~魚〕❶鹹魚,如“如入~~之肆,久而不聞其臭”;❷鰒魚的俗稱。⑵ 姓。

鲍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鲍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