躒
笔顺 反馈

复制

ㄌㄧˋ luò ㄌㄨㄛˋ

足部 共22画 左右结构 8E92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足部

22画

15画

左右结构

li luo

luò

KHXS 86 、 KHRS 98

RMVID

JIZF

62194

8E92

[2512121325115545541234] 竖、横折、横、竖、横、竖、提、撇、竖、横折、横、横、撇折、撇折、点、撇折、撇折、点、横、竖、撇、捺

躒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953頁,第12

同文書局本: 第1235頁,第36

標點整理本: 第1215頁,第33

廣韻》:郎擊切;《集韻》、《韻會》、《正韻》:狼狄切,𡘋音歷──同「䟏」。
玉篇》:動也。
大戴禮》:騏驥一躒,不能千步。

又,人名。
左傳・昭九年》:使荀躒佐下車。〔註〕荀盈之子。

又,《廣韻》:盧各切;《集韻》:歷各切,𡘋音洛。班固〈西都賦〉:連躒諸夏。〔註〕逴躒,猶超絕也。孔融〈薦禰衡表〉:英才卓躒。〔註〕卓躒,絕異也。

又,《左傳》:荀躒。〔釋文〕亦音雒。

又,《集韻》:力角切,音犖──義同。

又,《集韻》:弋灼切,音藥。
類篇》:迅也。

注解

〔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足部

〔躒〕字是多音字,拼音是lì、luò,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𧾷、樂

〔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ì] ⑴ 同“䟏”。行动。《玉篇•足部》:“躒,動也。”《集韻•錫韻》:“䟏,《説文》:‘動也。’或作躒。”⑵ 跳越。《大戴禮記•勸學》:“騏馬一躒,不能千里;駑馬無極,功在不舍。”⑶ 践踏。《篇海類編•身體類•足部》:“躒,踐也。” [yuè] ⑴ 同“躍”。迅疾。《集韻•藥韻》:“躍,《説文》:‘迅也。’或从樂。” [luò] ⑴ 〔卓躒〕也作“逴躒”、“卓犖”。超绝。《集韻•覺韻》:“躒,逴躒,超絶也。通作犖。”

躒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躒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