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lào ㄌㄠˋ

氵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6D9D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氵部

10画

7画

左右结构

lao

lào

形声字

IAPL 86 、 IAPE 98

ETBS

VEWY

34127

3399

3252

6D9D

[4411224553] 点、点、提、横、竖、竖、点、横撇/横钩、横折钩、撇

涝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51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651頁,第28

標點整理本: 第599頁,第34

廣韻》:魯刀切;《集韻》、《韻會》、《正韻》:郎刀切,𡘋音勞──水名。
說文》:水,出扶風鄠北。亦作潦。司馬相如〈上林賦〉:酆鎬潦潏。〔註〕潦,卽澇水。

又,灘名。
水經注》:漢水又東,謂之澇灘。

又,大波也。木華〈海賦〉:飛澇相磢。

又,《廣韻》:盧皓切;《集韻》:魯晧切,𡘋音老──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𡘋郎到切,勞去聲──義同。一曰淹也。

注解

〔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澇〕字拼音是là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勞

〔澇〕字造字法是形聲。从水,勞聲。本义是水名。在陝西省。源出秦嶺,北流入渭水。

〔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ào] ⑴ 雨水過多,被水淹,與“旱”相對

涝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涝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