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chóng ㄔㄨㄥˊ

虫部 共18画 品字结构 87F2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虫部

18画

12画

品字结构

chong

chóng

JJJU

LILII

IA

50136

87F2

[251214251214251214] 竖、横折、横、竖、横、点、竖、横折、横、竖、横、点、竖、横折、横、竖、横、点

蟲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中 部首:虫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27頁,第16

同文書局本: 第1098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1072頁,第31

唐韻》:直弓切;《集韻》、《韻會》、《正韻》:持中切,𡘋音种。
說文》:从三虫,象形,凡蟲之屬皆从蟲。
大戴禮》: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凰爲之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爲之長;有甲之蟲三百六十,而神爲之長;有鱗之蟲三百六十,而蛟龍爲之長;有倮之蟲三百六十,而聖人爲之長。
爾雅・釋蟲》: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外骨、內骨,郤行、仄行、連行、紆行,以脰鳴者、以注鳴者、以旁鳴者、以翼鳴者、以股鳴者、以胷鳴者,謂之小蟲之屬,以爲雕琢。
大戴禮》:二九十八,八主蟲,故蟲八月化也。
荀子・勸學篇》:肉腐出蟲。

又,《詩・大雅》:蘊隆蟲蟲。〔傳〕蟲蟲而熱也。

又,桃蟲,鳥名。
詩・周頌》:肇允彼桃蟲。〔傳〕桃蟲,鷦也,鳥之始小終大者。

又,《書・益稷》:華蟲作繪。〔孔註〕雉也。

又,地名。
左傳・昭十九年》:宋公伐邾,圍蟲三月。〔註〕蟲,邾邑。

又,書名。〈魏志〉〔裴松之註〕:邯鄲淳善《》、《》蟲篆。

又,姓。
前漢・功臣表》:曲成侯蟲達。

又,直衆切,音仲──與蚛同,蟲食物也。

又,《集韻》:徒冬切,音彤。
爾雅・釋訓》:爞,董也(爞爞,薰也)。爞,或作蟲。
羣經音辨》:蘊隆蟲蟲,蟲字又音徒冬切。

韻會》:俗作虫,非。

注解

〔蟲〕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蟲〕字拼音是chóng,品字结构,可拆字为虫、䖵

〔蟲〕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óng] ⑴ 古時對動物的通稱。如:大蟲;長蟲。《爾雅•釋蟲》:“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集韻•東韻》:“蟲,李陽冰曰:裸毛羽鱗介之總稱。”⑵ 昆蟲。《詩•齊風•雞鳴》:“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⑶ 蟲災。《舊唐書•高宗紀下》:“是歲,天下四十餘州旱及霜蟲,百姓饑乏,關中尤甚。”⑷ 喻指具有某種特點或嗜好的人。如⑸ 地名。春秋鄭國邑名。在今山東省濟寧市東。《左傳•昭公十九年》:“宋公伐邾,圍蟲。”⑹ 姓。《通志•氏族略五》:“蟲氏,漢功臣曲成侯蟲達。” [zhòng] ⑴ 蟲咬。《廣韻•送韻》:“蟲,蟲食物。” [tóng] ⑴ 〔蟲蟲〕後作“爞爞”。熱氣蒸人的樣子。《詩•大雅•雲漢》:“旱既大甚,蘊隆蟲蟲。”

蟲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蟲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