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dāng ㄉㄤ chēng ㄔㄥ

钅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94DB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钅部

11画

6画

左右结构

dang cheng

dāng chēng

形声字

QIVG

OPFSM

PKXB

89777

6997

7885

94DB

[31115243511] 撇、横、横、横、竖提、竖、点、撇、横折、横、横

铛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上 部首: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68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323頁,第9

標點整理本: 第1312頁,第9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都郎切,音當。
說文》:鋃鐺,鎖也。互詳鋃字註。

又,《集韻》、《韻會𡘋他郎切,音湯──與鏜同,鼓聲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鏗鎗鐺䥢。〔註〕鐺䥢,鼓音。

又,《廣韻》:楚庚切;《集韻》、《韻會》:楚耕切,𡘋音鎗──釜屬。
通俗文》:鬴有足曰鐺。
緯略》:三足溫酒器也。唐薛大鼎、賈敦頤、鄭德本,號鐺脚御史。
宋史・太祖紀》:雷德驤判大理寺,言趙普強市人第宅。上怒叱曰:鼎鐺猶有耳,汝不聞普吾社稷臣乎。

注解

〔鐺〕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鐺〕字是多音字,拼音是dāng、chē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當

〔鐺〕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āng] ⑴ 同“當”,擬聲詞,金屬撞擊的聲音。 [chēng] ⑴ 烙餅或做菜用的平底淺鍋⑵ 溫器

铛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铛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