腒
笔顺 反馈

复制

ㄐㄩ

月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8152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月部

12画

8画

左右结构

ju

形声字

ENDG

BSJR

QXEJ

77264

8152

[351151312251] 撇、横折钩、横、横、横折、横、撇、横、竖、竖、横折、横

腒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62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987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953頁,第11

唐韻》:九魚切;《集韻》、《韻會》:斤於切,𡘋音居。
說文》:北方謂鳥脂曰腒。

又,《玉篇》:乾雉也。
禮・內則》:夏宜腒鱐,膳膏臊。〔註〕腒,乾雉也。〔釋文〕雉脂。
周禮・天官・庖人》:夏行腒鱐,膳膏臊。〔註〕腒,乾雉。
儀禮・士相見禮》:夏用腒。〔註〕夏用腒,備腐臭也。
正字通》:戴侗謂夏暑不可奏新殺,故行腒鱐爲常。腒,鳥獸乾腊也。鄭司農緣〈士相見禮〉,故專以爲雉;其實夏用腒,乃束脩之類。按,戴說近理。

又,《博雅》:久也。〔又〕央也。

又,《集韻》、《正韻𡘋求於切,音渠。又,《集韻》:居御切,音據──義𡘋同。

集韻》或作臄。

注解

〔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腒〕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居

〔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ū] ⑴ 干腌的鸟肉。

腒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腒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