䩯
字义 反馈

复制

ㄐㄧˊ

革部 共18画 左右结构 4A6F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革部

18画

9画

左右结构

ji

AFBG

TJMEM TJNEM

EEXA

47514

4A6F

[12212511252251541]

䩯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革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22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1389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1380頁,第30

唐韻》:紀力切;《集韻》:訖力切,𡘋音亟。
說文》:急也。
集韻》或作革。

又,《廣韻》:丘力切;《集韻》:乞力切,𡘋音緙。
廣韻》:皮鞭貌。
集韻》:韋堅也。或作𩏊

注解

〔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革部

〔䩯〕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革、亟

〔䩯〕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í] ⑴ 急。也作“革”。《説文•革部》:“䩯,急也。从革,亟聲。”徐灝注箋:“錢曰:‘《檀弓》:夫子之病革矣。注:革,急也。應即䩯字。’灝按:古人謂革為急,其後乃别製䩯字。”《集韻•職韻》:“䩯,或作革。” [qì] ⑴ 皮革坚硬。《廣韻•職韻》:“䩯,皮鞭皃。”《集韻•職韻》:“䩯,韋堅也。”

䩯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䩯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