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huáng ㄏㄨㄤˊ

阝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968D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阝部

11画

9画

左右结构

huang

huáng

形声字

BRGG

NLHAG

YNC

76214

7124

5882

968D

[52325111121]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撇、竖、横折、横、横、横、横、竖、横

隍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阜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48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357頁,第8

標點整理本: 第1346頁,第3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胡光切,音黃。
爾雅・釋詁》:隍,虛也。〔註〕隍,城池無水者。又,〈釋言〉:隍,壑也。〔註〕城池空者爲壑。
說文》:城池也。有水曰池,無水曰隍。
玉篇》:城下坑也。
易・泰卦》:城復于隍。

又,《集韻》:爲命切,音詠──義同。

注解

〔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阜部

〔隍〕字拼音是huá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皇,五行属

〔隍〕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阜( fù ),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皇声。本义是没有水的护城壕。

〔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uáng] ⑴ 没有水的护城壕

隍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隍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