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ㄍㄨˋ

疒部 共13画 半包围结构 75FC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疒部

13画

8画

半包围结构

gu

形声字

ULDD

KWJR

TJEJ

00160

4037

8083

75FC

[4134125122511] 点、横、撇、点、提、竖、横折、横、竖、竖、横折、横、横

痼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疒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57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775頁,第28

標點整理本: 第730頁,第5

集韻》、《韻會》、《正韻𡘋古慕切,音顧。
說文》本作㽽,久病也。
正韻》:久固之疾。
後漢・光武紀》:京師醴泉湧出,飲之者痼疾皆愈。
抱朴子・微旨卷》:抱痼疾而言精和鵲之伎。

又,《韻會》:通作固。
禮・月令》:國多固疾。

亦通作錮。
前漢・賈誼傳》:必爲錮疾。

注解

〔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痼〕字拼音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疒、固,五行属

〔痼〕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疒( jí ),表示与疾病有关。固声。“固”( 顽固 )也具有表意作用。本义是疾病经久难愈的。

〔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ù] ⑴ 经久难治愈的病⑵ 长期养成的不易克服的癖好、习惯

痼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痼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