蕫
笔顺 反馈

复制

dǒng ㄉㄨㄥˇ

艹部 共15画 上下结构 856B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艹部

15画

12画

上下结构

dong

dǒng

AUJF

TYTG

ESKB

44105

856B

[122414312511211] 横、竖、竖、点、横、点、撇、横、竖、横折、横、横、竖、横、横

蕫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31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1059頁,第6

標點整理本: 第1029頁,第1

唐韻》:多動切;《韻會》:覩動切,𡘋音董。
爾雅・釋草》:𦽍蕫。〔疏〕狀似蒲而細,可爲屩,亦可陶以爲索。

又,《說文》:杜林曰:蕅根也。

又,《廣韻》:徒紅切,音童──義同。
〇〔按〕《六書正譌》云又姓,別作董。考古文重、童雖可通用,然董字經典從無从蕫者。
正譌》之說非。

注解

〔蕫〕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蕫〕字拼音是dǒ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童,五行属

〔蕫〕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ǒng] ⑴ 〔薡~〕见“薡”。⑵ 藕根。《説文•艸部》:“蕫,杜林曰藕根。”⑶ 同“董”,姓。

蕫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蕫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