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zhū ㄓㄨ

阝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90BE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阝部

8画

6画

左右结构

zhu

zhū

形声字

RIBH 86 、 TFBH 98

HDNL

MBKY

27927

5905

90BE

[31123452] 撇、横、横、竖、撇、点、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邾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41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1270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1256頁,第22

唐韻》:陟輸切;《集韻》、《韻會》:追輸切,𡘋音朱。
玉篇》:魯附庸國,顓頊之後所封也。
春秋・隱元年》:公及邾儀父盟于蔑。〔註〕邾,今魯國鄒縣也。
六書故》:邾鄒同「聲」,實一地。春秋時邾用夷,故邾謂之邾婁,合邾婁之音爲鄒,故邾改名鄒也。
輿地廣記》:湽州鄒平縣,古鄒國。兗州鄒縣,邾文公所遷邑,有孟軻冢。楚滅之,遷之江夏,故江夏亦有邾城,今爲黃州黃岡縣。

又,《集韻》:鍾輸切,音侏──地名,漢衡山王吳芮都。
正字通》:此郳犂國,春秋時小邾子國也。

注解

〔邾〕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邾〕字拼音是zh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朱、⻏,五行属

〔邾〕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ū] ⑴ 古国名,在中国今山东省邹县。

邾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邾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