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zuò ㄗㄨㄛˋ zhà ㄓㄚˋ

忄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600D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忄部

8画

5画

左右结构

zuo zha

zuò zhà

形声字

NTHF

POS

UMID

98011

1826

6684

600D

[44231211] 点、点、竖、撇、横、竖、横、横

怍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上 部首:心部

武英殿刻本: 第909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379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323頁,第18

唐韻》:在各切;《集韻》、《韻會》、《正韻》:疾各切,𡘋音昨。
說文》:慚也。从心,作省聲。〔徐曰〕心作動也。
論語》:其言之不怍。又,《禮・曲禮》:容毋怍。〔註〕顏色變也。又,〈祭義〉:孝子臨尸而不怍。〔註〕色不和曰怍。

又,或作㤰。
荀子・儒效篇》:無所儗㤰。〔註〕謂無疑滯慙怍也。

又,《集韻》、《類篇𡘋眆駕切,音鮓──㤉怍,多姦也。
〇〔按〕《正字通》:疑去聲,與𧧻混,非。

注解

〔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怍〕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uò、zhà,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忄、乍,五行属

〔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uò] ⑴ 惭愧⑵ (脸色)改变:“将即席,容毋~。” [zhà] ⑴ 〔㤉( yá )~〕心多奸诈。

怍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怍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