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yùn ㄩㄣˋ ㄩˋ

火部 共15画 上下结构 71A8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火部

15画

11画

上下结构

yun yu

yùn

形声字

NFIO

SIF

XMDU

74809

3580

7657

71A8

[513112341244334] 横折、横、撇、横、横、竖钩、撇、点、横、竖钩、点、点、撇、撇、捺

熨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中 部首:火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24頁,第21

同文書局本: 第680頁,第35

標點整理本: 第631頁,第5

廣韻》:於胃切,音慰──同「㷉」。詳㷉字註。
史記・扁鵲傳》:案抗毒熨。〔註〕毒熨,謂毒病之處,以藥物熨貼也。

又,《廣韻》、《集韻𡘋紆物切,音鬱。
廣韻》:火展帛也。

又,《集韻》:一曰火斗。或作𤓮
〇〔按〕《集韻》入聲,尉、㷉、熨、𤓮分載。

注解

〔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火部

〔熨〕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ùn、yù,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尉、火,五行属

〔熨〕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火,尉( yù )声。本义是用金属器具加热,按压衣服,使之平贴。

〔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ùn] ⑴ 烧热后用来烫平衣服的金属器具,称“熨斗( dǒu )”。⑵ 用烙铁、熨斗烫平 [yù] ⑴ 〔~帖〕①用字、用词合适,恰当,妥帖;②心情安宁、舒畅;③方言,事情完全办妥。均亦作“熨贴”。

熨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熨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