玚
笔顺 反馈

复制

chàng ㄔㄤˋ yáng ㄧㄤˊ

王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739A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王部

7画

3画

左右结构

chang yang

chàng yáng

形声字

GNRT

MGNSH

CYOD

17127

739A

[1121533] 横、横、竖、提、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撇、撇

玚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玉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61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737頁,第12

標點整理本: 第689頁,第5

唐韻》、《集韻》、《韻會》:丑亮切;《正韻》:尺亮切,𡘋音悵。
說文》:圭尺二寸有瓚,以祠宗廟者。〔徐曰〕瓚亦杓也。

又,通作鬯。〈周語〉:玉鬯往獻。〔註〕鬯酒之圭,長尺二寸,有瓚,所以灌地降神之器。

又,《廣韻》:徒杏切;《集韻》:丈梗切;《韻會》:杖梃切;《正韻》:杖梗切,𡘋音挺──義同。

又,《集韻》:待朗切;《正韻》:徒黨切,𡘋音蕩。
前漢・王莽傳》:瑒琫瑒珌。〔註〕瑒,音蕩──玉名也。

又,《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𡘋音陽──義同。

又,人名。曹丕〈典論論文〉:汝南應瑒德璉。又,唐有申屠瑒。

注解

〔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玉部

〔瑒〕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àng、yá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昜

〔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áng] ⑴ 均见“玚”。

玚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玚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