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suì ㄙㄨㄟˋ

辶部 共12画 半包围结构 9042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辶部

12画

9画

半包围结构

sui

suì

形声字

UEPI

YTPO

WUGQ

38303

6659

4376

9042

[431353334454] 点、撇、横、撇、弯钩、撇、撇、撇、点、点、横折折撇、捺

遂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辵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19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1260頁,第32

標點整理本: 第1244頁,第27

古文: 𨒉𨔱𨓸𨔲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徐醉切,音穟。
廣韻》:達也。
禮・月令》:慶賜遂行,毋有不當。〔註〕言通達施行使之周徧也。
前漢・王陵傳》:上佐天子理隂陽,下遂萬物之宜。

又,進也。
易・大壯》:不能退,不能遂。
書・仲虺之誥》:顯忠遂良。〔註〕良則進之也。

又,成也、從志也。
禮・月令》:百事乃遂。〔註〕遂,猶成也。
詩・衞風》:言既遂矣。

又,稱也。
詩・曹風》:不遂其媾。

又,竟也。
前漢・陳平傳》:吾聞先生事魏不遂。

又,盡也。
禮・曲禮》:有後入者,闔而勿遂。〔註〕遂,闔之盡也。

又,《正韻》:因也,兩事相因而及也。
詩・衞風》:問我諸姑,遂及伯𡛷
春秋・僖四年》:侵蔡,蔡潰,遂伐楚。

又,擅成事也。
易・家人》:無攸遂。
公羊傳・莊二十九年》:大夫無遂事。

又,舒肆之貌。
詩・衞風》:容兮遂兮。又,物生出曰遂。
前漢・郊祀歌》:靑陽開動,根荄以遂。

又,《前漢・孟卿傳》:弟子遂之者。〔師古註〕遂謂名位成達者。
史記・司馬相如傳》:宦遊不遂,而來過我。

又,充備也。
禮・鄕飮酒義》:節文終遂也。

又,順也。〈周語〉:以遂八風。

又,《正韻》:因循也。
荀子・王制篇》:小事殆乎遂。

又,鄕遂,郊外地。
周禮・地官・大司徒》:五縣爲遂,王國內有六鄕,外有六遂。

又,小溝也。
周禮・地官・遂人》:夫閒有遂,遂上有徑。

又,遂人,官名。

又,國名。
春秋・莊十三年》:齊人滅遂。〔註〕舜之後,國在濟北蛇丘東北。

注解

〔遂〕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辵部

〔遂〕字拼音是suì,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㒸,五行属

〔遂〕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uì] ⑴ 顺,如意⑵ 成功,实现⑶ 于是,就⑷ 通达:“何往而不~”。⑸ 进,荐:“不能退,不能~”。

遂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遂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