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shǎn ㄕㄢˇ

阝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9655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阝部

8画

6画

左右结构

shan

shǎn

形声字

BGUW 86 、 BGUD 98

NLKT

YBUO

75280

7104

4134

9655

[52143134]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横、点、撇、横、撇、捺

陕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阜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35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351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1340頁,第7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失冉切,音閃。
說文》:弘農陝也。古虢國,王季之子所封也。
廣韻》:周爲二伯,分陝之地,卽虢國之上陽也,秦屬三川郡,漢弘農之陝縣,後魏改爲陝州。
公羊傳・隱五年》:自陝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陝而西者,召公主之。

注解

〔陝〕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阜部

〔陝〕字拼音是shǎ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㚒

〔陝〕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ǎn] ⑴ 地名。即今中国河南省陝縣,周初為周公、召公分治的界限。⑵ 陝西省的簡稱。如:“陝北”。⑶ 姓。如明代有陝通。

陕的康熙字典解释由91字典网整理。陕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